英国性用品商店开在巷子里(社会万花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30日04:42 环球时报 | |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刘笙寒 英国曾有出喜剧名叫《别跟我提“性”,我可是英国人》,刻画了英国人谈“性”色变的群像。近来,英国围绕着一家性用品商店能不能在职业中心登招工广告又掀起轩然大波。看来,英国人在“性”的问题上还是比较保守。 英国的第一家性用品商店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但是长久以来,由于政府政策的限制和公众的冷眼,这类商店只能开在不起眼的巷子里,以免遭人非议。直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只有21岁的杰奎琳·苟德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安夏性用品商店,并逐步把安夏发展成了连锁店。但是英国政府的一道招工禁令却一直压得苟德喘不过气来。 原来,由于安夏的业务扩展,每年平均要招收250名新员工。苟德就在英国就业福利部下属的职业中心刊登广告,招兵买马。刚开始,职业中心同意为安夏刊登招工广告。但到去年5月,当苟德再次希望通过职业中心招工时却被告知,由于安夏这类商店让公众感到尴尬,政府已经禁止职业中心为其刊登招工广告。职业中心也依照政府政策规定:中心业务不能涉及性用品,更不得在繁华区为业务涉及性用品的公司刊登广告。 苟德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生气,她将政府告上了法庭。但法庭判苟德败诉,理由是安夏让公众感到难堪。苟德因此继续上诉,但是始终没有成功。苟德只好通过其它方式来招聘员工,一年来,安夏在招工上的花费达到了25万英镑。 今年6月,苟德再次上诉。这次她请来了有经验的律师加勒芬特。加勒芬特向陪审团展示了安夏的业绩:每年8500万英镑的营业额,80多家连锁店创造了几千个就业机会。他质问说,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连性博物馆都开了,公众也没感到难堪,为什么英国的性用品商店连做个招工广告也要受到不公平对待?他还讥讽说:“素食主义者不吃肉,难道就因此而不让屠宰场打广告招聘工人吗?”法官最后做出判决:政府对安夏招工广告的禁令是错误的。 法庭宣判后,苟德表示,这不仅仅是安夏的胜利,也是常识的胜利。但是,前来法庭旁听的一些民众却感到不满,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法庭听信了安夏的一面之词,“英国就是英国,体面还是要的。”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