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结识好房东(《离家出行———我的海外求学生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8日13:1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史莹明 由于赴法留学签证的耽搁,我到巴黎的时候已经临近开学,寻找一处合适的住处成了头等要事。刚到法国,人生地不熟,我看了几处房子,不是价格太贵,就是离学校太远,或是前面已有十几个人在排队。我又听别人说他们是如何花上几个月时间才找到满意的房子,不禁有些担心。幸运的是,班上的一位法国同学临时改变了主意,准备将他已经租好尚未入住的房子转让。真像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房子不仅价格适中,离学校近,可省去坐地铁的麻烦,而且周围环境优美安静。我当机立断地决定租下这间13平方米的单间。就这样,我认识了我的房东柏迪先生和他的太太。 第一次见到房东是我的法国同学陪我一起去的。他们说的是法语,我一句也没有听懂。不过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可以看出柏迪太太对转租有些不快。我的同学将他们的话用英语翻译给我听,原来他们担心我交不起房租。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还很落后。当然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事后我的同学告诉我,法国的法律规定,房东不能随便将欠交房租的房客赶出去,尤其在圣诞节前后的几个月中,房客可以借口无钱而拖欠房租。因此有些房东就不愿意将房子租给外国留学生,尤其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不管怎么样,在法国同学的帮助下,房东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将房子租给我,但我觉得他们有些勉强。 几个月过去了,我与住在楼上的房东相安无事。有一次,下水池的管道堵住了,我用结结巴巴的法语告诉了柏迪先生,我还以为他要打电话请管道工,谁知他马上带了工具亲自来修理,他的修理技术非常熟练,三下两下,手到病除。他年已花甲,累得满头大汗,我不禁有些感动。更叫我吃惊的是,他退休前竟是巴黎“丰盛餐桌”美食家协会的主席,现在仍是名誉顾问。我问柏迪先生为什么不请修理工,他告诉我自己还没有老,家中力所能及的修理活全由他包下,况且请人修理的费用也较高。 渐渐地我与柏迪先生和他的太太熟悉起来。他们有3个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大儿子在意大利,二儿子在瑞士,女儿在法国南部。老两口的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忙得不亦乐乎。节假日,走亲戚看子孙,其乐融融。平时,柏迪太太在家制作一些挂毯、木偶玩具之类的工艺品,出售所得的收入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她还参加了地区桥牌协会,每周都要去训练,她与搭档在比赛中还取得了前三名的可喜成绩,正准备进军市级的比赛。柏迪先生则忙于美食协会的活动以及审阅协会的出版刊物等等,有时偕太太去全国各地或国外参加交流活动。 柏迪先生和太太像普通的法国人一样,爱国热情高涨,非常自豪自己国家历史悠久的文化和优美动听的语言,看不起在当今世界上横行霸道的美国人。柏迪太太常告诫我说美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它短短200年历史比起法国来相差得太远了。柏迪太太甚至还会干涉假期来度假的8岁孙子看美国节目———电视剧或电影,认为“儿童不宜”,她不希望自己的后代从小就有“崇美”的思想。不过,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却很感兴趣,也许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享誉全球的中餐吸引着他们。我发现在他们家众多的收藏品中还有一个中国光绪年间的花瓶。然而他们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却非常有限。这也难怪,平时在法国的国立电视台中很少看到中国的新闻,就是有的话,也难免会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报道。 柏迪先生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一谈起法国的酒和饮食文化,洋洋自得之情就溢于脸上。记得新年除夕,第一次到他们家吃法国大餐,柏迪太太不慌不忙地将五道大餐———开胃酒和小食、冷盆、主菜、乳酪、甜点和水果,一道道地依次上桌;与之相配的餐具———各式盘子、碟子、刀叉、勺子、大小酒杯、水杯的放法都有严格的规定,我看得眼花缭乱,不禁想起了一句中国古诗“葡萄美酒夜光杯”,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我深深体会到法国深奥的饮食文化和礼仪。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