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悲剧何时不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9日03:30 北京晨报 | |
现场 比比皆是的“偶像崇拜” 放学了。大连一所中学门口,几位穿着校服的女生有说有笑地走出来。一位女生从纸兜里拿出一张歌星的照片,旁边的女孩子欣赏着说:“真帅!” “你的偶像是周杰伦?”记者问。 “是呀。他歌唱得好,人长得帅,意志坚强,有病还坚持唱歌,他是天才。”看胸牌,女孩子是初一的学生。“他的CD我全有。我觉得他离我很近。” “谁要说一句周杰伦不好,她跟你急。”她的同学笑着补充道。 在众多的中学校园里,每天,学生们在可能的时间里纵情谈论着他们喜欢的偶像。 个案 一演再演的追星悲剧 6月21日,大连一位16岁的少女自杀,起因只是母亲没有给她买偶像张国荣的CD碟。她在日记中写道:“看着他我不知道哭过多少次。我喜欢他,不是因为他长得帅,而是因为他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性格。他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悲都令我心动。”“在我的世界里只存在张国荣,我只为他而活。” 这位少女1.7米的高个子、甜甜的笑容,让人过目难忘。她曾是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不但学习成绩优秀,在学校的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还喜欢弹奏电子琴。但就是这位少女,却丝毫容不下母亲对自己偶像的批评,甚至不惜以自己如花的生命为偶像殉葬。 近几年,青少年因疯狂崇拜偶像而导致的悲剧一再出现:2002年,浙江温州一17岁的初中生因没钱亲眼见到偶像影星赵薇而服毒自尽。 在四川,一位13岁的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独自离家出走,下落不明。 在太原,某中学的5名男生模仿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中的F4,身着奇装异服结伴出入,在学校内打骂同学、辱骂老师、借钱不还、调戏女生……被师生们称为“春秋五霸”。 还有4位黎明的疯狂影迷,因不满自己心中的偶像与舒淇交往,竟扬言要结束黎明生命。 专家 是正常现象,但要防止盲目 对当前流行的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学者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自然、普遍、正常的成长现象。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胡振开认为,偶像崇拜是处于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现象,只不过不同的孩子崇拜程度不同,不同时代崇拜对象不同。这个时期的孩子属第二断乳期,追求表面、追求至善至美,通过寻找偶像寄托自己的成人理想。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慢慢他们就懂得选择最佳的适合自己的偶像和生活。 大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贾聚林认为,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偶像,过去人们往往把这种喜欢、崇拜压抑在心里,而现在这代人公开表露出来,这实际是一种社会进步而不是倒退。 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潘一禾认为,偶像崇拜是当代青少年的一种自然、普遍、健康的成长现象。应把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行为放到他们生活和成长的具体环境和整体背景中进行分析。从中国教育体制的背景看,学生们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缺乏自由的时间,没有足够的阅读、对话和交流。激烈的升学竞争、就业压力、简单生硬的德育课,更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就在有限的自由时间里投向了“明星”和“偶像”创造的娱乐天地,从中得到暂时的安慰。 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允庆认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折射出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青少年为偶像自杀、出走虽是极个别现象,但警示我们必须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心理、性格、情感的健康成长。 贾聚林指出,有的青少年崇拜偶像到了盲目和疯狂的地步,反映出孩子的心理太脆弱。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家庭教育欠缺很多;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也不到位,政治思想教育比例太大,心理道德教育比例太小。学生有心理问题,反映在偶像崇拜上,就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出现一些极端的情况。 专家学者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引导青少年不要盲目崇拜偶像。 家长 让孩子愉快地与“偶像”同行 15岁的菲菲品学兼优,喜欢李玟的舞蹈,也曾为F4着迷。在她的家里,她和妈妈无话不谈,甚至把同学的情书读给妈妈听。她的日记就放在桌上,爸爸妈妈随时可以看,菲菲说:“要不我就白写了!” 母亲肖丹说:“和女儿在心理世界对话真好。”在她看来,女儿喜欢F4很自然。她说:“孩子喜欢一个人、一件事肯定有她喜欢的道理,家长要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想这个道理,鼓励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引导她往好的方面发展。” 肖女士走进女儿心灵的秘诀有三条:一是把平等尊重放在第一位,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喜怒哀乐。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家长的经验角度思考问题。三是真诚地和孩子交换看法,提出建议,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帮助孩子解决关键问题,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有关人士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孩子的心理、情感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偶像,家长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针对青少年偶像崇拜,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胡振开为家长们提出建议:成人和青春期孩子沟通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要一味批评孩子,不要激化矛盾,应学会告诉孩子,明星的成长历程也有努力,有辛酸,要看到他们鲜花掌声后面踏实的努力,不要让孩子存有不劳而获的想法。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合适的偶像目标,不要想入非非。平时有意引导孩子多向思维。 潘一禾等专家则提出,应对青少年自发产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进行科学的干预和合适的介入,促进青少年个人的整体身心发展,增加更丰富的教育内容,如性格教育、认知教育、情绪教育等。方法上更多采用对话和交流的方式。 专家们还提出,应将这一问题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教育文化、休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对各类“榜样”和“偶像”的宣传、报道和评介,都应该大力加强人文意识和文化内涵,用真实、丰富、生动的人格魅力,给予青少年以理性的启迪和感情的教育,最终让正面、健康的“偶像群”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有合适自然的位置。 新华社记者 赵华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