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面建设小康要解决的四个关键问题是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1日12:03 中国网

  李培林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根据这些基本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课题组经过细致的研究,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一、关键在于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和控制人口

  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GDP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就要在此期间保持年均7.2%的增长速度,这样到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将由2000年的近9万亿元(人民币)提高到约18万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36万亿元以上。按照近10年比较稳定的的官方汇率计算,那时的经济总量就是约4.5万亿美元。

  但是,要使人民生活水平也能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就要使人均GDP也能同步增长。这样就有一个人口控制的前提,如果同期人口增长的过多,增加的GDP总量就有更多的比重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而无法用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在2020年之前,要把我国的人口年均出生率控制在15‰以下,特别是控制好农村人口的实际增长,这样我国的人口总量到2010年就可以控制在14亿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15亿以内。按这样的人口基数计算,2010年人均GDP可以达到约1.3万元(人民币),2020年可达到约2.4万元,相当于人均GDP3000美元。这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大约相当于那时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相当于日本1973年的水平、韩国1987年的水平。这样我国将继上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之后,实现总体上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到较高水平的、较全面的、发展比较平衡的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二、关键在于经济社会结构转换

  由低水平的小康经济到全面小康经济这样的一个时期,是我国现代化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不仅仅是一个GDP总量和人均GDP快速增长的时期,而且是一个伴随着人均GDP的增长,经济社会结构发生转换的时期。

  根据国际上的发展经验和钱纳里、赛尔昆对100多个国家20多年间30个变量的研究,由低收入国家向中下收入国家的过渡,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上的界线,75%~80%的结构性变化都发生在这个时期。而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状况来看,很多结构性转换指标都低于现在的人均GDP经济水平应当达到的标准。突出的表现是,产业结构转型滞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就业结构转型滞后,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城乡社会结构转型滞后,乡村人口比重高。例如我国目前的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只有约15%,但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约50%,而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还有约62%。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甚至不如人均GDP远低于我国的印度。

  “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只有经济增长而没有关键性的结构转换,就会像一些拉美国家那样,陷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困境。所以,我国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要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基础上,经济社会结构实现三个基本转换:一是产业结构的基本转换,二是就业结构的基本转换,三是城乡社会结构的基本转换。

  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和我们测算的理论值,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应当达到50%以上,就业结构中非农从业人员的比重应当达到80%左右,城乡社会结构中城市人口的比重应当达到60%左右。而按照1990-2000年我国结构变化的实际情况的平均值推算,到2020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可以达到39%,非农从业人员的比重可以达到70%,城市人口比重可以达到56%。这样,距离关键性结构转换的理论目标值,就还有一些差距,必须在政策和措施上做出相应的选择,努力实现关键性结构的基本转换。

  三、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

  目前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社会,还是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是小康,目前农村人口仍占2/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约1/3,“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点。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农村转变的困难,面对现实,攻克难点,要清楚的认识到,中国不可能在一个农民占绝对多数的情况下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要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2002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改革开放24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2%,但分阶段看,1979-1985年7年间增长最快,年均递增15.2%,而1985年以后的17年,年均递增降为4.0%,特别是1998年以后的3年,增长速度降低更为明显。如果我们要把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限制在20年以内,也就是说,使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0元的水平,那么就要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20年以前达到约6%的年均增长水平。这个目标对我们来说,也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做出一些重大的选择。目前县乡两级财政收入只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1%,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员的71%。类似的问题不解决,就难以走出农民负担在改革中始降终升的所谓“黄宗羲定律”的怪圈。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多地少,农村人地关系紧张,是农民收入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把约2.5亿农村劳动力转变成非农产业从业人员,这可以说是“千年未有之变局”。其中,乡村工业和其他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了约1.5亿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农民工约有1亿多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资本和技术增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农民进城打工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根据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目前的3.6亿农业劳动力,还需转移的2亿多人,即便按2020年非农就业人员达到70%的目标,也还需要转移约1.5亿农村劳动力。现在全国农民现金收入中,34%是外出务工收入,四川省和安徽省农民外出打工收入,超过和接近了本省的地方财政收入。所以公平对待农民工,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地从农业转移出来,必须从制度上给予保证。

  要解决“三农问题”,还要加快把农民转变成市民的速度。城市具有经济聚集效益和福利设施共享效用,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就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拓展到农村之外,逐步减少农民,把更多的农民转变成市民。城市的各级管理者,应当做出把农民工转变成新市民的具体规划,在户籍、住宅、就业、劳动保护、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做出配套的制度安排。

  四、关键在于减少贫困和改善收入分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和人均指标,还要看收入分配的状况,在同样的人均指标之下,会存在非常不同的收入分配结果。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如果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就会出现非常庞大的贫困人口,这对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团结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贫困人口不断减少,1978年为2.5亿人,1985年为1.25亿人,1994年为8000万人,现在下降到约3000万人。但现在的中国贫困标准还是国别标准,是根据收入的增长而不断调整的,20世纪80年代农村贫困标准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00元,1994年调整到440元,现在是625元。农村略高于这个线的低收入群体还是大量的,如果现在的贫困线提高200元,农村贫困人口就会增加到9000万人,而如果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贫困人口标准和数据,即日均收入或消费不足1国际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美元)的标准,中国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就从目前的约4%增加到18%,涉及到1.4亿多农村人口。况且,根据国际上的减贫经验,当贫困发生率降到国际标准的10%左右时,通常容易进入减贫的瓶颈阶段。

  在目前的城市中,到2002年享受每月150-300元(各城市不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口(多数是差额补贴)是2000多万人,其中包括1400万下岗和失业人员中的很大一部分,而实际按此标准测算的城镇生活困难人口约3000万人。

  近10几年来,中国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当然包括对过去绝对平均主义分配状况的矫正,但问题在于,根据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著名的“倒U形”假说以及钱纳里的有关经验研究证明,在经济起飞的时候,收人差距先是上升,但到结构转换点的时候,收入差距就会下降。而根据我们对目前我国收入差距变化趋势的研究,近期还看不到收入差距下降的可能性。至于我国目前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究竟是比较合理、是过大还是到了需要警惕的临界点,尽管研究界有不同的看法,但共同的看法是,对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加以控制。因为,在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收入分配秩序还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较高的贫富差距不仅会造成大量贫困人口,而且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况且从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由于消费分层结构中存在随收入增长的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收入差距过大和低收入人群过多,会造成内需不足,主流消费市场低迷并难以启动。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临着很多错综复杂的发展问题和社会矛盾,我们可能很难找到一个能够顾及各方面利益的十全十美的解决办法,但我们可以选择最接近实现目标值的路径,只要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合理的目标值。

  中国网 2003年7月11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男子喜欢女性展示她对性的爱好,他们对女人的………
非常笑话
列车员:您买普快车票,却乘特快车?补票!乘客:…
图片
铃声
·[吕 方] 朋友别哭
·[周 蕙] 相遇太早
·[陈晓东] 心有独钟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魅力男人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银色魅力香水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性感靓丽夏季服饰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