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曾光指出,中国公共卫生报道缺乏专家型记者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3日12:02 中国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监测和应急反应科学委员会委员曾光教授十二日在北京指出,媒体与公共卫生的关系非常密切,但中国公共卫生报道领域很缺乏高水平的专业记者。

  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灾难与科普”高层论坛十二日举行,曾光在论坛上做题为《公共卫生报道需要专家型记者》的报告时作上述表示。他说,在公共卫生报道中,除了需要新闻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强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这段时间我接受了许多媒体记者的采访,也回答过许多提问,我感觉我们的媒体在公共卫生领域很缺乏高水平的专业记者。”

  曾光认为,这种不专业体现在报道中就是容易满足于一知半解,使传递的信息不准确,有时候还会造成不太好的影响。同时,专业素质不高还使记者鉴别能力差,而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位医学科学家称,记者在公共卫生领域采访中,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就只能跟着专家跑,“一个专家的观点是否科学,有时候确实很难判断”。他表示,中国在目前缺乏公共卫生专家型记者的状态下,采访时就应该注意报道其他科学家的评论,尤其是参与相同工作的一流科学家和国外专家的评论,相关的评论会使记者的报道更客观。(中新社记者孙自法)

  专家表示科学普及亟待加强以构筑抗灾坚固防线

  当灾难来临时,我们的科普工作应当怎样做?科学传播做得怎么样?出席12日在北京举行的“灾难与科普”高层论坛的专家学者发出呼吁,应对灾难的相关科学普及工作亟待加强,从而构筑一道坚强的抗灾防线。

  “对于科学精神的宣传,对于献身精神、实事求是、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宣传,是更高层次的‘软科普’,灾难来临时,应该多进行这样的‘软科普’宣传。”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认为,非典来临时,各种媒体都非常重视“硬科普”——具体的科学知识的传播,但对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等“软科普”报道重视不够。

  中国科普研究所李大光研究员指出,特殊时期科学知识传播与政府的行为密切相关,科技人员的科普意识有待提高,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可以享受的“消费品”缺乏“第三者”的工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说,新闻媒体对有关科学家进行报道时,要注意同时报道其他科学家的评论,尤其是参与相同工作的一流科学家和国外专家的评论,这样会使报道更加客观。(新华社记者李斌)

  中国网综合消息2003年7月13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除了要对自己的身体有自信外,应积极给予伴侣赞美…
非常笑话
列车员:您买普快车票,却乘特快车?补票!乘客:…
图片
铃声
·[吕 方] 朋友别哭
·[周 蕙] 相遇太早
·[陈晓东] 心有独钟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魅力男人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银色魅力香水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性感靓丽夏季服饰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关注两性健康
    营造情爱意境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