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红色警告(编辑视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7日05: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赵蓓蓓 跟许多人一样,我知道一次性产品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却很难拒绝它那种便捷的诱惑。比如到商店买东西,我会主动跟服务员说少给我塑料袋,我也会将所买的东西尽量放到一个塑料袋中,但我却很难跟一次性塑料袋说“再见”,因为它实在太方便了。 所以,我非常佩服像梁从诫先生那样的环保主义者。据说,梁先生外出吃饭都是自己带筷子,他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在我看来,能这样为一种理念、一种责任感而自觉约束自己的人,真的很了不起。 为了生活的方便与舒适,人类有了许多了不起的发明,塑料便是其中之一,但这一发明也使人类自食其果,“白色污染”就是最大的苦果。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一次性塑料袋,使农民种植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塑料地膜,正污染着我们乃至我们子孙的生存环境。我在一本环保书籍上曾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从飞机上看着地球惊呼:“地球变成黑白两色了!”这并非危言耸听。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方式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一次性商品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废弃物特别是塑料废弃物的骤然增多。有专家指出,无论哪一类材料的一次性消费品,其废弃物如得不到妥善回收处理,都会对市容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即“白色污染”。塑料袋“绽放”在树木上,如今已成为我国不少城乡的景观之一。为许多人所不知的是,还有更多的“白色垃圾”埋在地里,并会在那里“坚守”上百年。今天刊登的图片,也使我们领略了废地膜对农田的侵害。百年之后,当我们的子孙面对这白花花而非黑黝黝的土地之时,他们会作何感想?! 防治“白色污染”刻不容缓,这是现实发出的警告。有专家认为,防治“白色污染”,国外减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等办法可以采用。但要具体实施,必须制定有相关法规,要加强市场和市容管理,要用政策鼓励、扶持环保企业的发展,要使公民确立环保意识,约束自身行为。以塑料袋、塑料餐盒为例,若大家都能少用或重复使用并按规定处置,就能达到减量和回收利用的目的。但当不少人还缺少这种自觉时,辅之以经济手段限制使用则是完全必要的。产生塑料废弃物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没有责任感,没有相应付出,没有回收、利用、处置的压力,是“白色污染”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对此必须采取行之有效措施。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