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遭遇"隐性"挑战 统计未就业者更科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3日10:18 中国新闻网 | |
就业统计方法的不科学,就业率遭遇“隐性”挑战———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统计依据主要是毕业生的就业协议和派遣证,据不完全统计,在这种不科学的统计方法之下,有大约50%已就业的毕业生并没有被纳入官方统计:许多学生找到了工作,但由于没有争取到转户口,学校就无法向学生发放派遣证,这部分学生也就没有计算在已就业之内;许多单位反映招了不少毕业生,可在政府的就业统计表上,他们却被漏掉了。随着就业模式和就业观念的转变,这部分“隐性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以“就业统计”为基准的“就业率”统计也就越来越不科学。 不科学的“就业率”统计除了歪曲了当下高校真实的就业水平外,还夸大了“就业难”问题,扩大了就业难的灰色调,加剧了大学生求职的心理压力,轻易地自降身价,也滋长了企业盲目抬高用人门槛的“野心”。看来,改革就业统计方法催生一个科学的“就业率”已成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在当下的就业模式和就业观念下,以统计“未就业者”比例的方法来计算“就业率”比直接统计“已就业者”更为理性和科学:既能节省统计成本,又能克服“隐性就业”对计算带来的统计盲区,还能体现政府对“未就业者”的关怀。 难道计算“就业率”就非得直接去统计已就业的学生?如果把“未就业率”统计出来,“就业率”不就自然出来了!毕竟,大学毕业生能够找到工作的还是大多数,未能找到工作的是小部分,那么,统计这小部分未能找到工作的学生,然后计算出“未就业率”,相对应的不就是“就业率”吗?从统计成本的投入和可操作角度看,这样更为理性。 最为关键的是,统计“未就业率”能够克服普遍的“隐性就业”对计算带来的统计盲区。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毕业后的几种状态:显性就业、隐性就业、读研、出国深造、未找到工作,读研和出国深造都可视为“准就业”。在进行“就业”统计时,在既有统计方法下,只有显性就业被统计进去了,隐性就业、读研和出国深造都被视为“未就业”,显然,这样的数字相当不准确;而在进行“未就业”统计时,统计的只是“未就业”,显性就业也罢,隐性就业也罢,读研和出国深造也罢,都会被“未就业”这个统计标准筛选出来,划归到“已就业”范畴,如此,与“未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就准确科学多了。毕竟,基本不会出现“隐性不就业”的状态,一个“已就业”的学生不会假冒自己“未就业”。 而且,以统计“未就业者”比例的方法来计算“就业率”,能够体现政府对没有找到工作学生的关心,也在客观上有利于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以“未就业者”来反观“就业率”,表明政府的目光是放在那部分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身上,他们更需要帮助,更需要关怀。在“未就业者”的统计中公关部门有了未就业者的数据和资料,从而有利于公关部门根据掌握的用人单位信息进行统一协调,帮助他们找到工作,这样,统计所掌握的数据和资料也就有了更大的效用。(来源:《中国青年报》文/曹林)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