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乡镇煤矿挖煤挖干“活命水”(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1日08:06 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 ||||||
2003年7月30日正午,冷水江市矿山乡樟木村,40摄氏度。 73岁的刘启大老汉蹲在自家的稻田边,一把甩掉挂在额头的汗珠,弯下腰去扒开青黄色的禾苗,干涸的地表闪出阵阵刺眼的白光、下面是一道道深深的裂痕。 持续的高温高热、滴雨未降,冷水江遭受数十年未遇的干旱,全市8.7万余亩耕地有6.8万余亩受灾。该市矿山乡樟木村由于过度采煤失去了维系生产的水源,数百亩农田面临绝收。 一群痛心疾首的农民 “一个月没下雨了,这两天雨再不来,禾苗就只能拿去喂牛了!”刘启大老汉说着哆嗦了几下。 眼下正是一季水稻抽穗的时候,田里的大片禾苗被晒得无精打采。“以前大旱还可以靠水库旱涝保收,现在水库的水也没了,一年辛苦眼看着就白费了,怎么不痛心!”刘老汉急得只差没掉眼泪了。 50多岁的谢顺贵是村里的困难户之一,家里4口人,老伴和一个儿子患病在家不能做事,另一个儿子还在上高中,成绩优异。由于家中困难,学费只能靠借钱和老师同学资助。“用来活命的几分田又将绝收,这一家子往后可怎么活下去!”一帮子村民围着记者充满同情地唠叨着。谢家的粮仓和米缸打扫得干干净净,连老鼠走过的痕迹都没留下。“全家人大部分时间拿红薯当饭,日子难过着呢!”说起这些,谢顺贵深深地叹了口气。 像刘启大和谢顺贵这样,全村1700多人中有1100余人眼巴巴地望着天,近300亩长势喜人的禾苗正渴盼着雨水的滋润。 一座惨遭破坏的“水库” “如果‘水库’没有被破坏,其蓄水原本可以保障周边近500亩农田旱涝保收!”从村民你一言我一句的叙述中,记者听出了这场天灾的另一面。 樟木村位于海拔800米高的矿山上,放眼望去梯田连绵不绝,故又称“千丘田”,全村以种一季稻为主。由于地势较高,最近的资江河也在40公里开外,又无地表水源,全村750亩田地中的绝大部分依靠一口骨干山塘(当地人称“千丘田水库”,蓄水量7-8万立方米,接近小二型水库规模)来灌溉。但从1999年,“水库”蓄水量开始日益减少,加之今年大旱,如今“水库”已留不住“隔夜水”了。 “好端端的水库都是让挖煤给毁了!”站在高山上,顺着村民们指引的方向,记者向下看到梯田环绕着的“水库”早已干涸成一个黑褐色泥潭。潭边一个小煤矿的机器轰鸣着,矿渣堆成小山正向潭中央滑去;一根排水管从矿井里伸出,在潭中央留下了一滩黑褐色的污水。 樟木村现共有中心、金岭等四家小煤矿,村民们普遍认为由于中心煤矿违反水利部门规定在水库周边采煤,地下被采空,致使山塘开裂、不能蓄水,而倒入山塘的煤渣堆积造成淤塞,使往年3米多深的“水库”已成了一片黑色的矿滩。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规模的采煤,当地地貌已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在“千丘田水库”周边,记者看到由于过度开采引起地表下陷,一百多亩农田已开裂无法耕种而荒芜,加之“水库”惨遭破坏、无水源保证其余农田灌溉,农业生产几乎已不能正常开展。 此外,地表下陷还造成了当地大部分民居开裂和倾斜。记者在樟木村四组村民杨骛金家中粗略数了一下,房屋上近2米长一道的裂缝就不下5条,且屋外的“晒谷坪”一半也已明显地塌陷下去了。“生活在这种房屋内,全家每天都提心吊胆。” 一个还算满意的答复 挖煤毁掉了当地唯一的生产水源,也给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村民们纷纷向上级部门要求中心煤矿赔偿损失及关闭此矿,但一直没有结果。为此,记者又找到矿山乡乡长段平屏。段乡长说他们也有苦衷:“资源开采对地貌肯定有影响,但这是全乡最主要的财政、税收来源。” 最后,段乡长向记者明确表态:矿山乡将请省市有关专家对所有煤矿进行地面测量,在两个月内测定开采范围和检验开采设备,坚决制止不合理开采,并赔偿给村民造成的损失。达不到要求的小煤矿,将依法吊销执照。与此同时,针对当前严峻的旱情,该乡将组织抽水灌溉,要求人工降雨予以缓解。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