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土地上的绿色希望(中华环保世纪行)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8日07:0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毅

  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以来,写下了一部毁林开荒的历史。毁林开荒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在粮食问题的困扰下,毁林开荒的步伐从未间歇,我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生态代价:坡耕地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以粮食换生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4年来,全国各地的亿万农民用生动的实践见证着这一转折。我们今天刊发本报记者在陕西、甘肃的采访札记,以展示这种变化,记录这段历史。希望我们能以中央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契机,以退耕还林等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推进造林绿化步伐。———编者

  草木稀少,大风飞扬,黄尘弥漫———这是黄土高原印烙在我们头脑中的第一印象。可是,记者最近在陕西、甘肃等地历时十余天、行程4000公里的采访中发现,变化,正在这片黄土地上悄然发生:广种薄收的坡耕地种上了草木,光秃贫瘠的山岭披上了绿装。耳闻目睹的一切告诉我们,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以粮食换生态,农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使黄土高原“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上正在发生的巨变,很大程度上始自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而陕西和甘肃两省正是退耕还林的先行省份,自1999年就开始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又与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其他22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起,携手推进这项我国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

  位居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区。在全河16亿吨泥沙中,90%以上来自黄土高坡。因此,在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把黄土高原上的坡耕地退出粮食种植,发展林草,阻止水土不再流失,同时对退耕农户给予一定年限的钱粮补助。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带动下,黄土高坡上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不少地方的座座山头开始变绿,出现了“春季大风地上不起沙、夏季雨天泥土不下沟”的喜人变化。

  “往常黄飘飘的山头,现在已经变得绿茵茵的!”延安市吴旗县五谷城村老支书杭战富把记者领上山。“退下来的地里大部分种上了刺槐、柠条、山桃、山杏,都是咱本地的乡土树种,成活率高。你再过几年来看,这一带一定是山清水秀,比现在还美哩!”

  吴旗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曾经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之一。这里处于农耕区和牧区过渡地带,农民生活一度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荒越牧,越牧越荒”的恶性循环,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

  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吴旗县当年一次性退耕还林155万亩,创下全国之最。几年来,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吴旗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目前,吴旗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49.6%,较退耕还林之前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现象也有所缓解,土壤侵蚀模数由1999年每年每平方公里的1.5万吨左右下降到0.88万吨以下。

  “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动物多起来了。前些天我在山里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真是高兴啊,多少年没听到过了。”县长薛占海说,“羊进圈,树上山,山清水秀不一样的天。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使吴旗尝到了甜头。”

  农民有了“票子”,土地有了“被子”。绿色不仅上了山头,也种在人们的心头

  “在自家地里种树种草,国家还给钱给粮,咱农民能不欢迎吗。更关键的是环境确实变好了。我跟家里人说,以后谁也不许砍树了!”在甘肃省镇原县上肖乡,憨厚的李步宏老汉对记者说。李老汉精心管护着自家退耕还林的10多亩地,把林地当成耕地种,树苗当成孩子养。退耕还林以粮食换生态,使得黄土地上的农民,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切实增强了他们的生态意识。

  在甘肃省泾川县官山林场,记者见到了一个“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林场场长袁鹏飞介绍说,现在,林场职工已经由以前的砍树人,变成了造林人、护林人。基地自2001年建成以来,已有3000多人次青少年前来参观,并植树1.1万多株,新一代西部人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接受了最初的“生态教育”。

  泾川是“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和“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增加到了目前的35%。

  “植树不只是植在荒山秃岭上,还要把绿色播种在人们的头脑中”,泾川县委书记刘旭宾说,“建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就是为了把多年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生态保护意识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

  作为全省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甘肃省会宁县的退耕还林任务在全省各县中名列前茅。会宁县宣传部长朱利民认为,“退耕还林4年,一个显著的成效是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大为提高。”她介绍说,以前有的农民认为,国家要的是“被子”,我们农民要的是“票子”。4年的实践使农民认识到,“被子”和“票子”并不矛盾,国家有了“被子”,农民腰包里的“票子”才会越来越多,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而且国家的“被子”,不也是农民自己的“被子”吗?农民正是生态改善的直接受益者啊。现在,全县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生态林钱粮补助年限初定8年,8年之后怎么办?黄土地上的人们在探索

  “8年之后怎么办?这是基层政府和农民最担心的问题。”陕西省林业厅厅长权志长告诉记者,按照退耕还林有关规定,退耕地造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分别为80%与20%,由国家给予一定的钱粮补助,补助年限分别为8年和5年。对所占比例较大、直接收益少的生态林,国家一旦停止钱粮补助,农民收入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手中有钱粮,心里才不着慌。只讲生态效益而不顾经济效益肯定是行不通的,目前地方政府和农民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以确保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果。”

  在黄土高原的梁峁沟壑间穿行,经常能见到淤地坝。在退耕还林的同时,配套基本农田建设,大规模建造淤地坝已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在黄土高原地区广泛流传着“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等谚语,淤地坝已成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粮屯子和钱袋子。

  退耕还林后实行林草间作,发展畜牧业和草产业,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又一条好路子。陕西吴旗镇村民刘景权留了2亩坝地解决口粮问题,在其他地里都种上了紫花苜蓿等牧草,养了30多只小尾寒羊和一些山羊,年收入上万元。他说,“以前广种薄收,一亩地才产百十斤粮,真不如现在种草收入高,还能绿化环境,保持水土。”

  “咱知道,光指望国家的补助是行不通的,不能等靠要。村里像我一样,发展畜牧业,赶着牛羊奔小康的人还不少。”刘景权高兴地对记者说。退耕还林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保障了退耕还林的成果。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一个“绿”与“富”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教激情绝招,显性爱魅力,找到动人心魄的销魂时刻!
非常笑话
妻子:我患病卧床你却到外面跳舞!丈夫辩解道:…
图片
铃声
·[张信哲] 太想爱你
·[古巨基] 好想好想
·[孙燕姿] 开始懂了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青岛网上招商会招商
新浪企业邮箱—免费喽
搜索引擎沟通无限
与新浪结盟共享收益


分 类 信 息
:全国名牌高校招生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京车消费,此处为家!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步入绵绵情网
开启爱的篇章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