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于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0日07:12 人民网-人民日报

  田建国

  面对信息化速度加快、全球化进程加速、市场化程度加深、城市化趋势加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规划起点能高则高,工作目标能优则优,发展速度能快则快,占领制高点,取得主动权,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跨越行为。快速发展不等于跨越式发展。落后者快速跟进,也不属于跨越。只有落后者跨过先行者的某个发展阶段才属跨越。跨越式发展具有相对性,它是与渐进式发展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发展方式。它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起作用的结果,是开发人力资源的结果,是发挥后发优势的体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性。跨越式发展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整体跃升,既要有数量的赶超,又要着力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跨越式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是在结构优化基础上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跨越式发展不仅要看当前,更要讲后劲;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眼前有增长并不等于有后劲,规模大并不等于结构优,速度快并不一定代表质量高。跨越式发展应当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二是创新的前提性。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包括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等,打破常规,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创造新方法。三是非均衡性。跨越式发展是一个时间过程,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基础好、具备发展条件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实行重点突破。

  观念创新

  信息、知识、观念、理论、智慧,观念居于中间地位。从信息转化为智慧,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念偏颇,将大大影响智慧的发挥。观念是先导,观念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没有观念创新,没有普遍的社会心理氛围,没有变革现实的要求,没有勇于改革的胆略,就谈不上跨越式发展。跨越是发展战略的调整,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回顾历史,每当社会孕育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总是强烈呼唤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而每一次大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也总是带来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世界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实践在变化,观念创新也势在必行。谁能顺应时代潮流,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谁就能抓住机遇,抢占制高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我们必须重新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参照系”,树立国际化的新思维,开拓国际视野,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认识的新飞跃,把我们的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推进跨越式发展。

  抢抓机遇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尤其要增强发展的危机感,激发创业的紧迫感,保持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快进则生,中进则退,慢进则衰,不进则亡。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是战略资源,抓住机遇就可以实现快速发展、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三大机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机遇,加入WTO的难得机遇,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充满希望的机遇。当前尤其要抢抓世界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快培育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群,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我们要把握大机遇,开阔大视野,筹划大思路,推动大发展。错过一次机遇,就会失去一个时代;抓住一次机遇,就会赢得一次跨越。在经济发展中,快人一步,抢占先机,步步主动;慢人一拍,亦步亦趋,则处处被动。我们要善于洞察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带来的机遇,潜心研究各种挑战和困难中蕴含的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往往是潜在的,挑战却是现实的。应对得当,就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应对失当,有机遇也抓不住。机遇必须及时抓住,稍纵即逝;机遇必须抓紧,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机遇必须抓实,机遇只是良好的时机和条件,要把它变成优势和成果,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机遇属于有准备、有信心的奋斗者。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害怕困难,畏首畏尾,只说不干,作风飘浮,就是机遇摆在面前也抓不住。

  发挥优势

  我们要看到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善于审时、顺势、造势,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发挥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科技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在一个短暂的历史时期,可以跳跃式、跨越式发展,赶上甚至超过经济科技领先的国家,成为世界经济科技活动的中心之一。跨越式发展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从近代史看,跨越式发展的奇迹主要产生于英国产业革命以来的几次世界生产力发展高潮。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科技革命,为德国创造了赶超英国的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技术综合创新,为日本创造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条件;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为美国发展新经济创造了条件。可见,科技革命是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有不同的特点。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要处理好引进、消化、吸收的关系。在经济科技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后,要逐渐调整以跟踪和模仿为主的发展思路。战略技术、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引进的目的是为了消化吸收,在更高层次上自主创新,实现跨越。

  人才战略

  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加速积累是跨越式发展的先导。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物质资源的投入随时间流逝而损耗,唯有人力资源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可再开发性。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可分为三大资本:一是自然资本,它对一个国家实力的影响越来越小;二是物质资本,包括固定资产、基础设施和资金等;三是人力资本,这是最宝贵的财富。我国虽然人力资源非常丰富,但人力资本十分匮乏。我国2000年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是5.8年,而日本1975年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就已达到11.7年。我国上海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重是13.8%,东京超过42%,美国达到43%。现在有一种说法:超一流企业卖标准,特一流企业卖专利,一流企业卖技术,二流企业卖产品。没有人力资本,没有技术专利,就要受制于人。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实施人才战略,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参与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根本举措。可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构筑人才高地,完善人才政策。按照实现人才分布高密度、人才素质高水准、人才结构高对应、人才流动高活力、人才产出高效率的要求,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经营人才,汇集一批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的优秀人才。切实推动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采取技术入股、知识与管理能力折股等方式,激励科技和管理人才持续创新,使最具潜力和希望的学科领域率先走向世界一流,使最具实力和希望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尽快成长为世界一流学者,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振奋精神

  跨越式发展比常规发展有更大的风险和困难,需要振奋精神,勇于突破困难,用坚定的信心、持久的恒心和足够的耐心去实现。跨越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价值导向。它要求我们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习气,奋发开拓,不断进取,敢为人先,勇争第一。凡事左顾右盼,处处步人后尘,跨越式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族品格,就不可能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反映了人类的进取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要赶超就要奋斗,这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我国一些地方创造的“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相比之下,如果仍然习惯于等待,等人家先走一步,等领导,等支持,等政策,等资金,那么就谈不上跨越式发展。必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敢为天下先,敢做前人不敢做的事,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以非凡的智慧和胆识,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性爱不仅是能力,更是心灵的释放和情感上的温存……
非常笑话
妻子:我患病卧床你却到外面跳舞!丈夫辩解道:…
图片
铃声
·[那 英] 一笑而过
·[孙 楠] 你快回来
·[陈 琳] 爱就爱了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魅力男人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无底内衣无敌女人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易趣买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好消息:8月11日-20日订阅非常笑话的用户有机会获得数码相机或摄像机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