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离汽车社会有多远?(城市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1日04:1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蔡方华

  北京已经进入了汽车社会,还是进入了汽车社会的前夜?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提问。从汽车保有总量上看,北京市已经突破了二百万辆,每百户平均拥有私人小轿车十九辆,这已大大超过了国际通行的每百户拥有私人汽车十辆的标准。仅仅从数字上衡量,北京无疑已经从“自行车社会”跨入了汽车社会,但是否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社会,还值得商榷。

  像汽车一样,汽车社会也是一个“进口”的概念。发明了这个概念的人认为,只有当一个社会围绕着汽车这一现代工业产品,形成了一整套经济、文化、生活体系的时候,这个社会才算进入了汽车社会。如果以这个标准再来衡量一下我们的状况,我们离汽车社会似乎又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回顾这几年来私人汽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无惊讶地看到,就在前不久,我们还在就“该不该发展私家车”这样的问题激烈论辩。一九九七年,有专家雄辩地告诉我们,一旦北京的汽车保有量超过二百万辆,北京的交通将陷入瘫痪。有关部门对汽车的政策也一直处于摇摆之中,到底是限制还是鼓励?是按照车牌号隔日行驶还是分车型控制?整个思路似乎尚未厘清。私人汽车大行其道,还是这一两年来的事。北京的汽车制造业也是在近一两年里开始了自己的“飞跃”。从城市规划看,私人汽车也并没有获得自己的有利位置。在东单、西单这样的城市中心区,都没有为大型停车场的建设留下足够的空间,至于许多居民小区的设计,更是把私人汽车排除在外,以至于不少地方形成了这样的尴尬情形:好不容易把汽车开回了家,却找不到地方停车。

  从文化和观念上考察,似乎更不乐观。虽然城市交通管理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公众脑子里的“拼抢”潜规则还像过去一样牢固,遵守、避让的文明观念及环保与能源保护的理念并没有成为共识。另外,汽车保养、汽车修理等配套服务也远未完善。至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机制的建立,就更需要时间。当汽车文化还远远没有形成的时候,汽车社会的形成似乎还为时过早。

  汽车的普及,必然会带来拥堵、污染等现实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当私人汽车开始大幅度改变我们的生活时,我们需要在文化、观念和心理上做好足够的准备。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说一口流利英语,其实不难? MBA联考培训特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性爱不仅是能力,更是心灵的释放和情感上的温存……
非常笑话
妻子:我患病卧床你却到外面跳舞!丈夫辩解道:…
图片
铃声
·[陶晶莹] 太委屈
·[甄 妮] 鲁冰花
·[谢雨欣] 第三天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青岛站正式开通
新浪企业邮箱值得信赖
肺癌治疗获得重大突破
如何收到很多国外订单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京车消费,此处为家!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好消息:8月11日-20日订阅非常笑话的用户有机会获得数码相机或摄像机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