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合肥建设成为现代化大城市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1日04:32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 |
21世纪将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将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中国。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部署,21世纪的前10年,合肥市将以整体推进现代化大城市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统揽,以实现GDP千亿元为目标,把合肥建设成为具有时代性、先进性、舒适性,富裕而文明的现代化大城市。 一、建设合肥现代化大城市是安徽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扩张核心。城市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而且以其分工协作与市场组织化手段,引导、协调、调节着区域内各种经济关系的和谐,具有经济中枢的支配与自组织机制。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依托于完善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金融和外贸公共服务体系、交通、流通和信息网络、科技、教育、人才与文化事业,以及优美舒适的人居和工作、生活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与道德风范等条件,成为具有强大功能和突出作用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领先者和领导者,城市在集聚和辐射中,拉动区域整体发展。城市规模越大,发展水平越高,其集聚力越强,辐射面积越大。城市强大的吸引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使其周边广泛的地区依赖城市的外向性,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要素。区域以城市为中心呈放射状,区域发展水平依距离城市的半径逐级递减。 国家的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为主体,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在世界各国,大城市都是国民经济的精华所在,是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栋梁。相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大城市的信息产业发达、产业链长,消化吸收剩余劳动力能力强,交通设施方便,有比中小城市高得多的经济效益。只有在大城市,门类齐全、高度配套,分工细致、功能明晰的第三产业才会有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市在全省的政治经济格局以及城镇体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把合肥建设成为现代化大城市不仅是城市本身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合肥既具有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的要求和可能,也具备了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1、区位优势。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地处中部,具有承东启西襟南带北的区位优势。合肥东临“长三角”经济带,便于接受其经济辐射以及产业和资本的转移,为合肥着力打造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业生产基地,增强合肥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从全省范围来看,合肥地处皖中,腹地辽阔,为现代化大城市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工业基础。从结构上看,合肥初步形成了以家用电器、汽车及工程机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为支柱产业,门类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工业体系。从发展水平上看,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使得工业增长的速度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从区域发展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站综合试验区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开发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正在形成,已成为合肥城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3、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从合肥的情况来看,以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的大交通体系初具规模。经过“九五”期间的重点投资和大力建设,合肥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 4、智力资源。合肥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和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在智力和人才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应该指出,尽管合肥市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城市的基础和条件,但从合肥的现状来看,经济实力较弱,城市化水平较低,和周边兄弟城市的差距较大。 二、提高综合竞争力是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关键 决定一个城市的大小、实力的强弱,不仅看它的面积和人口规模,更重要的是它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两者又是由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所决定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包括五个层面,即: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主要取决于它的价值流。城市竞争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城市价值链模型,它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其本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城市形态演化模式。 实现城市的价值是城市竞争力的目标指向,同时也成为贯穿城市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城市竞争力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以了解城市价值为始、以实现城市价值为终的过程,它反映了城市竞争力成长的内在要求和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城市价值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城市价值最大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个城市能否创造更强的经济实力;第二,这个城市能否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准;第三,这个城市能否为个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二是城市形态高级化,即这个城市能否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形态进行演化。城市价值就是城市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形态高级化的高度统一体。 最近,国内有学者对中国目前49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在这项研究中,合肥在全国49个城市中处于欠发达地位,综合竞争力排在第47位,报告同时认为,合肥市在全省的人口和经济聚集能力方面较弱,但是靠近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优势,为其创造了发展空间。评判项目还有:合肥的人力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人力资源质量良好,专业人员和劳动力充足,但是创业人员不足,人力资源需求指数很低,无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资本竞争力很差,虽然资本质量一般,但是资本数量和金融控制力差,资金流动和金融机构少,资本获得便利性不够;科学技术竞争力中等靠后,虽然有一定的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等科技实力,但是科研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偏弱。 三、合肥市现代化大城市的建设思路 合肥市的综合定位可以表述如下:1、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2、长江三角洲绵延地区的次级中心城市;3、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4、全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全国科教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5、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适合人类居住和学习的湖滨城市。 我们认为,合肥现代化大城市的建设思路是: 1、以上海为核心,主动贴近长三角。合肥位于长江流域两个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上海与武汉之间,无论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还是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合肥都居于承东启西重要的战略区位。面向上海、面向长三角,主动融入长三角,这应该是合肥的战略选择。为此,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有强烈的接轨中心意识和区域整合意识。我们应该从整个区域的范围考虑合肥市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内容,形成能与长三角的产业分工和合作布局,因地制宜地在广大的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发展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 2、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现代化大城市是一个开放的交换系统,为了提高市场交换的效率,降低其交易成本,必须由政府来设计市场,并且还可能需要政府来创造制度。现代化大城市,首先是“市”与“城” 相互结合的产物,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开放市场使得市场的参与者可以接触到更大范围、更多样化的贸易伙伴,从而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技术、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开放市场使得市场的竞争程度增加,使得市场的相对收益率发生变化,还会从其他地区、甚至是其他国家带来新的市场参与者,这不仅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而且还带来更为有效的制度。 3、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与城市化。 (1)城市的规模大小取决于城市的经济功能 大小,首要是经济中心的功能。增强经济中心功能的基础是工业化水平,因而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工业化,面向大市场,发展大产业,把城市经济做大做强,城市应以培育经济功能为重点。(2)城市的要素聚集功能比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更为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是城市要素聚集功能发挥的前提,城市要素聚集功能是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具体体现。(3)城市发展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政府的责任在于通过对城市的规划、管理,为企业的聚集和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一个城市的繁荣程度,并不是政府机构的庞大和豪华程度,而是企业的兴旺程度。 有大企业才有大城市。4、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应当把城市作为一种资本来对待,既要考虑它的社会效益,又要考虑它的经济效益。强化经营城市,就应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土地与路、桥及其相关延伸资本(如路、桥冠名权)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道路,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自我增值。 5、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没有先进发达的农业和农村城镇化,就不可能有合肥的现代化大城市,为此,必须加强农业投入,促进农村发展,为现代化大城市奠定基础。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要改革城乡体制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 6、着力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要把塑造城市形象提到战略地位来认识,要舍得付出代价。塑造城市形象,靠的是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说话,要善于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通过适当的媒介,把适当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公众。大众传播是城市塑造良好形象、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的最重要的手段,应运用好。同时要善于打造城市理念。 四、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核心在于“市”。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城市运行效率和市场化水平。有城无市,只是死水一潭,空城一座。为此,应正确认识城市所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重视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效模式。重视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秩序。重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重视运用自身的品牌和价值优势、吸引外部资源。 2、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应以人为本。城市的发展,是为了人、服务人和促进人的发展。城市发展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在城市发展中,一切从市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提升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以建立良好的城市运行机制为核心,创造适宜人、激发人、吸引人的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明环境。 3、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以提升价值为主。关键在于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引进优秀企业、先进技术和高级人才。要注重调整现有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注重城市特色和城市价值,“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培养出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名牌。 4、城市文化应是兼收并蓄。现代与传统是相生的关系,城市现代化首先是运行效率高效化。现代化大城市就是让人与社会与自然更加和谐,让自然蓬勃发展,让社会平和、高效,让人们生活健康、舒适。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城市的吸引力也在于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民风、民俗。韦伟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