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特别策划:中国经济真的过热了吗?(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5日01:11 人民网
  格林斯潘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指责中国货币政策的美联储主席,他在华盛顿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明确指出,中国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此时的中国,正陷入在一场对于经济宏观走势的大论争之中。中国经济走势是否真正出现过热?通货膨胀的压力是不是已经大于通货紧缩的压力?中国的宏观调控似乎又一次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2003年,经济出现“大炼钢铁”的热度
“通货紧缩以及SARS的气氛还没有完全褪去,满世界都已是工业机器的轰鸣声。”一位经济学家描述当前的投资热度。的确,从2003年以来,中国内地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出现了背离。局部地区的“圈地运动”、全行业的“大炼钢铁”、遍地开花的“汽车城”项目纷纷上演。这些行业的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背后,同时显示出盲目、无序和重复,政府高层也因此开始担心这些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及它们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有专家警告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过热危险:今年上半年尽管有非典影响,我国GDP增长仍达到8.2%,工业增长则达到16.2%。6月份钢材价格较上年同期上升11.2%。一些地区电力资源出现短缺,建材、化工产品、煤炭等生产资料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升,且上升的态势还在加速,加之房地产的投资结构失衡和汽车生产旺盛。
在钢铁业:许多民营企业目前正在大兴投资建厂,形成了一股投资热。建龙集团以及上海复星集团共同投资的一个宁波钢铁项目已进入筹建阶段。该项目投资总额约130亿元,产能500万吨。在河北唐山,除了唐钢在扩产之外,也将形成一个500万吨规模的民营企业,而在2002年,河北省的钢铁产量就已经达到了2659.63万吨,一举成为全国第一个年产钢2000万吨的省份。
在汽车行业:国家信息中心的最新报告称,汽车产能已达550万辆以上,轿车产能已达250万辆以上,已大大高于市场容量。报告指出,从目前投资势头看,未来几年生产能力还将大幅上涨,到2005年整个中国的汽车产能可能达到1000万辆。一旦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减缓,相当多的产能将被闲置,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几大行业的极度投资和火热扩张,最后的影响将是什么?“超过30%的投资增长率其背后的问题是不能不注意的。”经济学家张曙光提醒道。

  经济学家樊纲第一个跳了出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出现加速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GDP增速达9.9%,如果没有非典影响,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10%,虽然非典对今年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在1个百分点以上,但全年经济增速仍将在8%以上。如果经济增长超过10%,就表明经济已经过热,就会出现通货膨胀问题。今年经济的高增长不是由需求拉动的,而是由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拉动的。

  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中也可以看出经济过热的迹象,如部分地区电力短缺状况加剧,钢材、化工产品、煤炭价格大幅上升且处于加速上升通道之中。近期人民币应重新定价的争论与推测,使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国,使我国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国家不得不增发人民币,造成通胀压力增大。

  判断热不热,得有一个判断标准。最重要的是要看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否平衡,看供给的扩张是否与需求的回升相一致。从总体上说,目前还没有出现明显背离的情况。

  中国经济真的过火了吗?过热与否如何判断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经济上半年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从宏观经济来说不能轻言过热。严格地讲,过热不是个经济词汇。过热相当于人体的发烧,是一种病态。如果用这个不严谨的词汇放在经济生活中容易引起误解。比如说过热和高速度是什么关系?高速度能不能等于过热?

  当然,在思想上时刻警惕过热是必要的,但是全社会都来炒作“过热”会有不好的效果。比如,如果中国经济现在过热,下一步肯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可能会“踩刹车”,外资就会对自己的投资重新进行论证。国内企业家也会这样想。过热炒作太多的话会影响一些非专家型的人。就像医生对病人说疾病的时候要科学、严谨,否则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心理因素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舆论引导民众心理要有正确的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增长速度高就是过热吗?现在1亿多的人口没有就业,60%人口在农村,我认为,GDP增长高了没有坏处。1992年到1997年GDP平均增长率是11.5%,现在连10%都没有达到,我们有什么理由谈热。大家好像总走不出1992年的通胀阴影。
判断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或者局部是否“过热”:最重要的不是看供给而是应该看需求,看高增长的供给是不是建立在高增长的有效需求基础上。如果两者大体相一致的话,就不能叫“过热”;如果需求萎缩而供给却在猛增,供给没有需求作为根本支撑,产生大量存货,这个时候有“过热”。
有人把现在与1992年的经济过热相比:1992年的过热主要体现在房地产领域,但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中工业增长贡献率到了70.2%。上半年,经济增长8.2%中工业占了5.8%;1-5月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918亿,同比增长62.8%,这都是实打实的物质财富,是1993年没有的。这么高的工业增长,如果说是过热或需求不足的话,产销率肯定下降。而上半年工业产销率达到97.15%,同比提高0.08%,说明工业增长总体上没有造成库存和积压。

  衡量“过热”与否除了看需求和企业增盈外,还要看财政是不是增收。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是10955亿,同比增长了27.4%,比去年增加了18.2个百分点,呈现了高增长的态势。从这个角度讲也不能轻言过热。

  如果不是有经济学者和官员不止一次提到一个令人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经济过热”,很少有人会想起似乎已经久远的1992年。警告者说,2003年的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苗头,就像1992年曾经发生过的那样;如果我们不对此做出及时的反应,等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真的来临的时候,一切就已经太晚了。可是,1992年与2003年的中国又有太多的不同之处。

  中国经济没有过热,2003年与1992年扩张机理不同
今天,人们对经济过热担心,更多的是因为1993年和1994年遭遇的经历。许多人相信,如果2003年的情况与1992年是相似的,并且我们没有及时采取措施,2004年也许会发生类似于1993年和1994年的情况,虽然情况可能不会那么糟。

  2003年的中国经济是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建立并且在逐步深化的经济,是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不断融入全球市场的经济。这使得任何与1992年的比较都会因为丧失体制基础而显得缺乏说服力。10年的时间已经使支撑中国经济这趟列车运行的动力有了本质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这两列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质量。

  供给跟随市场的能力现在比过去要强大得多: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短缺时代结束,供给的基础改变了。过去一切是计划为主,现在是由市场决定为主,消费投资由企业和居民决定,与价格和企业居民的预期有关。供给由计划安排到市场决定,因此不可能出现长期的短缺,市场可以调节供求关系,意味着经济体制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供求总量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
投资的高增长不会带来新的通货膨胀:现在资金供给很大,外资流入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潜在的增长不会是一个很低的水平。从市场的角度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未来市场的空间还很大。这和90年代是不同的。城市居民住房水平低,住房的需求空间很大,房地产的销售速度比开发速度快,证明没有受到需求的约束。汽车,去年城市的普及率不到1%,北京高一点也不过19%,而日本是87%,与世界差距很大。

  1992年GDP增长是和当时的大背景联系在一起的:当时的中国经济还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供给尤其脆弱,而现在的市场调节能力则非常强。1992年时有很多产品是短缺的,因为缺少就到处去买,价格越涨,大家就越买,结果刺激了倒买倒卖,造成了一种虚拟的需求。但是现在的需求是实打实的,没有厂家会去囤积,因为供给跟随需求的能力增强了。

  现在还不能轻言过热。经济形势刚有所好转,马上说过热,这显然是不妥的。对经济形势不要急于下结论,在政策上也不宜急于采取大力度调控措施,可以局部微调。如果调控力度过大,会影响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景气预期,这不仅不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且也不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大行业是否虚热?五大依据驳斥“经济过热说”
我国汽车产业还处于高利润阶段:国际汽车生产利润通常在3-5%。而我国去年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28.45%。高利润势必刺激各地纷纷上汽车。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是有高需求做后盾的。从去年开始,汽车销售一直达到50%以上的增长速度。汽车工业来讲不能轻易讲它过热了。正是要通过汽车行业的资本流入从而产生竞争,竞争之后才能够降低成本、改进技术、增强管理。竞争在使整个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使产品的质量提高成本下降,赢得更多的消费者。

  钢铁行业:去年我国超过了美国与日本的总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钢产国。今年上半年仍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今年进口的高增长中有相当数量是钢材。原因何在呢?是结构不尽合理,还有相当品种的钢材生产不了。
房地产业是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目前,房地产业投入和销售都处于较好的态势。6月份房地产新开工的施工面积增长27.9%,销售面积增长37.4%。开工的商品房当中,住宅开工增长28.1%,住宅销售增长36.4%,销售大于开工。商品房住宅销售能达到36%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少有的。和汽车行业一样,房地产业目前平均利润率高于国际上2到3倍,这必将导致很多投资进入。

  五个依据驳斥“过热说”:一、从去年起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GDP增长之前已连续下降了七八年,现在的反弹是经济自身发展规律性的表现,不能人为地回避甚至违背这种势头。
二、看宏观经济形势不能只盯着一年、一个季度,不能对短时间的变化妄下结论,而应看到长期趋势。

  三、我国的既定目标是在今后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每年7.2%的快速增长,然而随着经济基数的不断增大,GDP的增长难度必定加大。有些年度高速增长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还要考虑到有一些达不到增长要求的年份。
四、不能拿我国经济的增长同国外的经济增长水平简单类比——他们的基数大,而且我们的经济增长中有水分,如体制本身就有水分,有重复计算的问题,难排尽;同时,材料上报的也不够准确,虚报、瞒报都有,相抵之后还是虚的多。

  五、要看经济运行是否协调,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五个同步现象:一是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同步,今年我国第二产业中出口产品、升级换代产品比重提高;二是经济增长与效益提高同步,今年全国所有39个行业中有37个盈利,只有2个亏损,行业形势整体转好;三是国内经济增长与涉外经济增长同步;四是经济增长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同步;五是经济增长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同步,上半年我国城市人均收入增长7.3%。

  经济过热,除了由于社会总需求大幅增加而供给不足导致物价水平持续的、全面的、大幅的上升,也由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从而导致社会经济资源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升所造成。那么,中国潜在经济增长范围到底有多高?

  到底中国能承受多高的经济增长?10%都不算过热
宏观经济的持续走强:表明中国已经告别了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下行周期,转而步入经济快速上升轨道,这是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变局。他告诉记者,中国经济新一轮黄金增长周期已经开始。他所说的黄金增长周期,指GDP年增长10%以上。

  新一轮增长周期之所以在2003年浮出水面,是因为三方面力量“合力”的结果:一是汽车、住房等新型消费品的出现,“先买车,再买房”的消费理念,启动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二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已日益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国际制造和消费中心,带动了新一轮外资引进和出口高潮;三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由于乡镇向城市发展,小城市向大城市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将有1.5亿农民进城就业,促使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

  新一轮增长周期将主要是结构推动型:与上一轮增长周期不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发生了变化,市场作用大大增强。他呼吁,广大工业企业只有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快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才能分享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成果。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应该在10%上下:不少专家也表示,中国经济增长10%都不算过热。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一份报告对当前宏观经济作了总体判断:自去年以来,随着内需增长活力的逐渐显现和入世效应增强,宏观经济开始走出调整型增长阶段的紧运行区,已过渡到宽运行区或强势区,并逐步向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转折。

  声明:人民网“特别策划”稿件,未经特许,任何网站(含已经获得常规新闻转载授权的网站)请勿转载。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说一口流利英语,其实不难? MBA联考培训特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第53届世界小姐中国总决赛报名开始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灵与肉的合一”真正地来说是藉着性行为使感情……
非常笑话
夜晚两夫妇正熟睡。突然妻子跳起来大叫道:不好…
图片
铃声
·[周杰伦] 开不了口
·[陈慧琳] 恋爱情色
·[林心如] 投怀送抱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魅力男人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无底内衣无敌女人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易趣买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每条仅0.1元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超级精彩,爆笑无比,给您非凡享受!让您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平添生活情趣……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