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北大才子卖肉”折射出经商秘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8日01:51 人民网 | |
1985年,长安县鸣犊镇农家少年陆步轩从引镇中学毕业,以长安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取了北大中文系。这一年,陆步轩在长安县引起了一些轰动。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十多年后,他竟会在全国产生一个小小的反响。 话说陆步轩4年苦读毕业后,被分配到长安县柴油机械配件厂。当时的县计委对这个高才生比较关心,借调他到机关工作。后来计委办企业,陆步轩自告奋勇去了企业,但几年后企业跨了,他失去了“饭碗”。以后,他搞过装修,开过小商店。 2000年,迫于生计的陆步轩,放下北大学子的架子,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汽车站以南租了房子,开起了肉店。陆步轩的小肉店约20平方米,前面卖肉,后面是睡觉的床,这里就是他的家。开店时,陆步轩给肉店取了个名字叫“眼镜”。这个名字很有讲究,可以说是一种营销策略。因为按常理,卖肉是粗活,往往由五大三粗的“镇关西”来干,可陆步轩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取名“眼镜”,自然会产生一个强烈的反差,也自然会吸引顾客。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文弱书生操起了切肉刀。经过陆步轩的努力,“眼镜肉店”越来越有名气,除了价格公道、质量保证外,陆步轩鼻梁上一副厚厚的眼镜也把他和别的肉贩区分开来。虽然陆步轩的肉店地理位置并不好,而且肉价还要比人家贵上几毛钱,但大家还是情愿多走两步上他这儿来。即使天热买得少了,“眼镜肉店”一天也要卖出四五百斤肉。 “北大才子卖肉”,确实是件新奇的事。到了2003年夏天,发现了这个新闻热点的媒体予以了客观报道。一经公之于众,便激起了舆论的每一根神经。很快,各报刊、各网站、以及社会各界予以了广泛传播,接连后续报道,并且进行激烈的反响争论。媒体、网站的推波助澜使得陆步轩一夜成名惊天下。 陆步轩登报了,出名了,“求贤若渴”的单位也数以百计蜂拥而至,纷纷向陆步轩抛出了绣球,但这些并无特别痒人之处。重要的是,一些眼界敏锐的人看中了“眼镜肉店”以及陆步轩的商业价值。因为,“眼镜肉店”和陆步轩在被媒体、网络的炒作下,已经迅速具有了一笔价值不菲的无形资产。如果开发得当,这笔无形资产就会转化成大把的钞票。 率先与陆步轩进行洽谈合作的是美国“特思”集团。该集团董事长、美籍华人周斌通过互联网获悉陆步轩及其“眼镜肉店”后,便有意进行投资,以帮助陆步轩将“眼镜肉店”发展成为连锁经营店。陆步轩已经接到周斌在香港开会期间打来的电话,两人进行了初步商讨。不久,受周斌委托的同为北大校友的孙先生便前来西安与陆步轩进一步洽谈。孙先生坦言:该集团看中的是被国内媒体爆炒的“眼镜肉店”这一品牌。目前已拟出方案,只待进行细化。据孙先生透露,该方案的核心是将“眼镜肉店”实现连锁经营。根据该方案,合作初期将在西安开设“样板店”,然后逐步向全国推广。 长期为养家糊口而徘徊不前的陆步轩可能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当街卖肉、以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的举动竟然在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反响,那个当初经过一番琢磨而产生的、颇有见地的“眼镜肉店”竟会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这个“北大才子卖肉”现象折射出一个经商秘笈,就是“新”与“奇”造就财富。“新”才能引起人们注意,“奇”才能引起人们重视。陆步轩当街卖肉,在当初,可能是迫于生计的无奈之举,但他作为北大毕业生的身分,且在当今民众对超级名牌大学异常迷信和社会根深蒂固的“文凭崇拜”的背景下,确实是一件“新”与“奇”之举。因此,当陆步轩街头卖肉的消息公布后,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不应该是这样啊。”这个不平常的举动,早晚会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而一旦引起强烈反响,就注定会超常地抬高“眼镜肉店”和陆步轩的身价。陆步轩的幸运是件偶然事情,但在偶然中透出一种必然:只要在“新”与“奇”上下功夫,就会创造奇迹。来源:人民网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