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复查逾一年 人大监督落实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8日07: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抽搐30分钟”被医院改为“5分钟”,关键证据涉嫌伪造;法院委托司法鉴定“遗漏”关键材料;多份对医院不利的证据“神秘失踪”……面对重重疑云,法院仍匆匆判决患者败诉;13位全国人大代表要求依法纠错,至今未果,这是本报去年8月18日刊登的记者调查《脑瘫患儿为何难讨公道》披露的问题。这篇有关新生儿陈子菁因医院过错导致脑瘫却难以通过诉讼讨回公道的文章刊登后,社会反应强烈,一些法学专家、医学专家来信认为,“陈子菁案”在众多医疗纠纷中具有典型性,暴露了一些医疗单位、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及司法部门在处理医疗损害事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此案的公正处理,对我国的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遗憾的是,一年过去了,本报没有收到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任何反馈信息。 “陈子菁案”备受全国人大代表关注。2002年3月“两会”期间,吴利芳等13位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要求有关部门复查此案。同年5月,吴利芳等代表收到安徽省高院答复函:“已决定立案,调卷后交我院审监庭复查。”时隔两月,吴利芳等代表电话询问该院审监庭,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收到相关文件”。8月31日,吴利芳等代表写信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复查此案;今年“两会”期间,万利云等12位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再次提交议案,提请最高人民法院重视此案的再审。4月11日,万利云等代表收到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处复函:“已转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办理”,但是,安徽省高院至今未给万利云等代表反馈信息。吴利芳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日前给本报来信,认为安徽省高院对待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态度不端正,要求本报继续关注此案。 由于陈子菁系军人亲属,解放军总参司法办公室对此案也极为重视。除多次给本报来函外,该办于2002年12月20日致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机构,认为“目前掌握的材料足以证明,此案确实存在事实不清、程序错误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要求人大对此进行个案监督,以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军人亲属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在此期间,安徽省高院审监庭仅于2002年11月21日就此案开了一次听证会,之后便杳无音信。记者日前致电该院,想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但是,审监庭说要得到该院宣教处的批准方可说话,宣教处负责人则表示,该院不能自行决定是否接受中央媒体的采访,记者最终未能了解实际情况。陈子菁的代理人、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教授李文峰说,多年的诉讼已经使得陈家身心疲惫,债台高筑,但她仍然相信法律会给陈子菁一个公正的结果。 本报记者 傅昌波整理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