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瑞典话收获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03日04:2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
从去年8月到今年7月,根据国际文化交流组织(AFS)中学生交流项目,铜陵市一中高二新生刘方兴被选派到北欧瑞典留学一年,在该国第三大城市马尔默市的一所中学高一艺术班学习。日前,刚刚回到铜陵的刘方兴兴奋地向笔者讲述了他瑞典之行的收获。 瑞典语说得比英语流利 完全适应并熟练使用瑞典语,这无疑是刘方兴的一个很大收获。 刚到瑞典时,他一点瑞典语基础都没有,学校没有为他开设这门基础课。当时听课、听人讲话就像听天书,他完全靠英语支撑着与人交流。他耐心地听着、学着、感受着,两个半月开口说瑞典语,与英语夹杂着。由于当地人交流大多不用英语,5个月后他把英语这根拐杖完全扔了,只说瑞典语。 他说学“瑞典语”不像我们学英语那么辛苦,感觉到没花什么功夫就学会了。瑞典有关部门专门安排了一户人家接待刘方兴,刘文兴吃住在他家。“家人”对刘方兴很照顾,平常用英语跟他交流,而自家人之间说本国语。担任农场主管的“爸爸”善于言谈,每天吃晚饭时和刘方兴边吃边聊天。“弟弟妹妹”虽然不跟他一道上学、放学,但是节假日很多,一有时间刘方兴就和他们一起去林间、湖畔打猎、游玩,还学开车。不知不觉地,刘方兴就听懂了他们的语言,也会讲了。 自信面对一切 一年的留学生活,把一个腼腆的中学生锻炼成一个颇有魄力的大小伙子。 刘方兴说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下飞机时,胆子小得不敢跟人讲话,置身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无所适从。AFS项目工作人员接站时叫他坐那儿,他动都不敢动。他甚至在出发前硬着头皮给瑞典的接待家庭通电话时,都紧张得一身汗,“可是一年过后,谁要让我打国际长途,无论认识的,不认识的,我一点也不紧张了。”是AFS项目学员的生活、学习经历改变了他。 刘方兴所在的艺术班有三门专业课:绘画、话剧、音乐,他主修音乐,但每周必修的话剧锻炼增强了他表达的信心和能力。在瑞典的第3个月,有一次AFS项目学员聚会,刘方兴被安排演话剧,要自编自导自演,对白用瑞典语。当时台下50多观众,包括接待家庭的家长。 他此前从未上台表演过,可是他抛开一切顾虑,坦然应对,超常发挥,演得很成功。他充分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学会了骑马、滑雪、溜冰等,比较深入地了解瑞典国家,还领略了德国、丹麦、挪威风光,泛舟波罗的海,感受北极景象,结识了美国、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南非等10多个国家的同学。视野的开阔和多方交往极大地增强了他应对各种局面的信心。 正是有了这份自信,在国内还没有上过高二的刘方兴不仅克服了语言和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障碍,跟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学完了规定的课程。 独立安排自己 国内的中小学生,凡事由家长、父母安排。刘方兴说,在瑞典,家长从不这样。他们反过来问他想干什么,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里的孩子一切自己安排,安排好了,给父母打个电话。 有的孩子放学后在几十公里外的同学家玩耍,怎么玩、玩什么完全自己定,甚至晚上不想回家,跟家长说一声就行了。刘方兴说,这种充分的自主不是放任,家长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管束孩子,但没有我们这里那么严格,家长主要教育孩子不要犯罪,要守法,培养孩子自我约束的能力。 刘方兴在瑞典学骑马、学溜冰、学滑雪等等都是自己决定学习的,与同学结伴旅游德国、丹麦也是自己的决定。这种自主在课堂学习中同样得到体现。比如在音乐课上,老师先简要讲述学习一首歌要注意些什么,应把握什么节奏、什么音调,讲完了,学生在音乐室各取所需,鼓、吉他等,喜欢什么玩什么,完全不同于国内的音乐课。正因为这样随意发挥,刘方兴和同学们自己写曲子,自编自演,待毕业时,学生们的音乐水平都很高了。许克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