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三民工误食毒蘑菇中毒(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1日09:38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路边野生蘑菇吃后恶心呕吐 据中毒民工杨某介绍,他和两名同乡从湖南来广州打工,在芳村区某工厂做搬运。前天中午,三人下班的时候发现芳村区桥西路一个加油站的草坪上长满了蘑菇,三人满心欢喜地采摘了一大堆拿回家去煮食。吃完午饭,大概到2时30分左右,其中一人突然觉得头晕、恶心,紧接着就猛烈地吐了起来。没过多久,其余两人也开始出现了类似症状。 48小时后才能确定有无生命危险 三人被工友紧急送进了芳村区中医院和芳村区人民医院,医院在为他们进行了洗胃等处理后,将他们转送至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经过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别,专家确定三位民工误食的毒蘑菇名叫“绿褶伞”,毒性与“白毒伞”相比相对较弱,主要伤害人体的胃肠等消化系统。 记者昨日在十二医院采访时看见,三名民工中杨某和另一民工经过治疗后情况已得到改善,可以自行下地走动,而另一位姓袁的民工情况则仍然严重。据该科的刘主任介绍,袁某除了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外,还出现了精神症状,整个人十分烦躁,在救护车上大喊大叫,估计“绿褶伞”极可能还伤及了他的神经系统。刘主任说,就三人目前情况来看还很难确定他们有无生命危险,必须48小时后才能下结论。 专家提醒 当心无毒蘑菇易地变有毒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解释,蘑菇的生物习性会受环境和地域的影响,地区和气候不同,蘑菇的生长也不同,一些蘑菇在湖南是没毒的,生长在广州很可能就变成了毒蘑菇。正因如此,广州每年都会发生外地人误食毒蘑菇的中毒事件。 许多食用菇和毒菇是非常相似的,有的甚至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再加上食用菇与毒菇没有非常明显而统一的识别标准,全世界的菌物学家至今仍未找到区别两者的通用方法。因此专家提醒市民,对于“有经验”的蘑菇采食者,到新环境时也不能大意,对于没有真正认识的种类,千万不要随意采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