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争当院士 人大教授痛揭人才六大误区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6日07:54 人民网 |
人民网北京9月15讯记者杨文全报道学历等于人才、人才工程、人才标准就是英语加电脑、给人才“册封”“院士”之类的最高学术称号、灯下黑——外来和尚会念经、人才管理轻重失衡——目前中国在人才问题上需要消除六大误区。今天下午在国家行政学院召开的科博会“北京社会发展圆桌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痛揭人才资源配置“怪现状”。 误区一:学历等于人才 据《科技日报》7月22日报道,河南省大量选拔博士进入领导层,形成“博士兵团”,美其名曰“亲近知识、拥抱科学、干部新风”,据说河南省委、郑州市委的书记都是博士,该省仅郑州市在编博士官员就有82人,均担任副县(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到河南省挂副县(处)级以上职的博士官员仅一批就有36名,该省巩义市一次就请来百名博士进行咨询“诊断”,河南副处级以上公务员中,已有10%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 顾海兵对这种片面地把学历等同于能力、官级的做法,提出严重质疑:以学历论英雄不合宪法及法律要求。“不管白猫黑猫、高学历猫低学历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发达国家的公务员队伍并不追求高学历,美国国务院招聘外交官资格极为宽松,只要是美国公民,年龄在20至59岁,有高中以上学历均可报名。观察一下国内外重大发明史,大多数发明者学历并不高,甚至有的没有任何学位,美国历史上60%的重要发明专利来自非职务发明人和大学。把学历等同于人才,催生钱学交易、权学交易、文凭商品化,其突出表现是,洋野鸡大学趁火打劫抢滩中国,国内企业家与政府官员纷纷花上数万元在基本没有学习、甚至论文也找枪手代劳的情况下,轻松获得洋学位。 误区二:人才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工程冠名的东西非常多。比如,希望工程、光彩工程、阳光工程、跨世纪人才工程、万千百十人工程等,举不胜举。顾海兵指出,“所谓在一定时期内,培养十个诺贝尔级的大师,一百个国际领先的专家,一千个国内领先的专家,一万个有较高水平的骨干专家,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是高指标、放卫星,拔苗助长。” 误区三:人才标准就是英语加电脑 顾海兵还说,看看作为人才标志的职称,其评定标准强制规定:申报中高级职称必须通过外语、电脑考试。再看看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直到硕士、博士培养长达20年的学习中,唯一必修必考的课程就是英语,英语成了“香饽饽”。这样的人才标准实质是对人才的否定、扼杀。 误区四:给人才“册封”“院士”之类的最高学术称号 根据调研,世界上只有中、俄设立了院士制度,其他国家只有会员。顾海兵称,目前的院士制度存在若干致命问题。相对于专利制度、版权制度,院士制度有违科学与创新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应介入。与奖励制度相比,院士制度的终身制背离了优胜劣汰原则,不少院士的科研成果与院士这一学术称号不相符。转轨时期院士制度易造成社会各界对院士的盲目炒作,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院士的炒作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院士们穷于应付各种考察、颁奖、座谈,用于科研的时间可想而知,炒作使院士头衔成了特权的代名词。 误区五:灯下黑——外来和尚会念经 国内科技机构,大部分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在人才使用上“灯下黑”是突出表现之一。翻开《中国教育报》等报刊的招聘广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招聘50岁以下教授,博士学位,安家费XX万,科研启动费XX万,配手提电脑一台,家属子女随调,每月工资数千元或上万元,如此等等。顾海兵指出,搞“灯下黑”的机构往往并不是真的保护与利用人才,不排除有做秀的成分。 目前,外来和尚会念经又向所谓更开放的方向发展,流行招聘洋人到科研机构、高校作教授、所长、院长、系主任。顾海兵强调,这“不可能不影响到我国的国家安全”,片面强调所谓国民待遇而忽视国家安全是不可取的。 误区六:人才管理轻重失衡 顾海兵认为,人才区别于人力的根本之处是有专长、有特色、有优势,但我们的人才管理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出现了重数量轻质量、重等级轻实干、重国有轻民有等诸多轻重失衡。政府管理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中,国有高于民有。顾海兵最后指出,有职称者主要集中于国有机构,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 《中国青年报》评论:为何有那么多人争当院士 院士在我国属于科学界巅峰人物。让更多名副其实的科技人才加入院士队伍,将对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院士评选屡遭质疑的焦点,在于有些官员和企业家的涉足。他们削尖脑袋往里挤的动机,有可能是冲着院士的“皇冠”和由“皇冠”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章程》和《中国工程院章程》的规定,“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另外,根据国家规定,院士享受的工作待遇(包括医疗保健、乘车等)相当于副部级。虽然国家津贴仅有200元,但地方政府和院士所属单位都会提供极好的物质待遇。诸如“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相当于副部级”,怎能不让人趋之若鹜?之所以候选人名单里会出现在职或已卸任的部级以上官员的名字,那是因为当官不能当一辈子,当上院士就是给自己找到了最好的退路,一旦加盟院士队伍就可以永远享受部级待遇。有了院士荣誉的“皇冠”,等于拥有了“法定的”学术权威,随之经济利益便接踵而至。据《国际先驱报》报道,今年新疆出台的“两院院士待遇9条规定”中规定,凡在新疆工作的院士,除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待遇外,每月额外发放院士津贴1500元;住房面积按150180平方米标准执行;院士出境开展学术交流要保证经费。广东一所普通大学则为所有愿前来兼职授课的院士提供每月1万元的津贴。还有更诱人的,去年广西曾出台一项引进人才的政策,规定凡是愿意到广西工作的院士,给予100万元的经费。 实际上,当上院士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由于中国学术界很大程度上还是按照行政模式来管理的,下级服从上级的风气由来已久,院士的话就成了“金科玉律”,后生小辈想有所作为或提出质疑是相当困难的。院士“权威论断”一锤定音,有时即使存在争议或谬误,非院士也只能万马齐喑。假如当上院士之后,认为自己地位高了、权力大了,那就更不得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很容易形成畸形的学术垄断。 有些单位还会借助两院院士在我国享有的崇高地位和威望,把院士当成广告招牌,牟取不当利益。时下,很多单位把拥有院士的多少作为学术实力炫耀。有的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在招生广告中,经常拿“我们的校长是院士”做筹码,暗示考生报考。校长又不讲课(或很少讲课),怎么能代表学校的师资力量呢? 而那些形形色色的商业鉴定、产品评奖,被雇用的院士很多时候不过是一个个“花瓶”而已。 学术研究领域需要公开和争鸣,不是等级制度下的惟我独尊。不是院士的无名之辈的科技成果,不一定比院士差;科学技术也是以技术成果的适用性、领先性论英雄,不是以学位的高低来评定。“最高学术权威”不可能代表一个院士的终生,因为科学研究的发展,随时都会对过去的东西提出新的挑战。王选院士说过:人过了50岁以后就很难创新了。这是对那些多年没有什么成果的人的一个总结。有些省工程院士很多,但是专利成果却非常少,中国科技大奖的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都说明了什么? 据我所知,整个(瑞士)科学院除常务秘书一人专职处理日常事务外,包括院长在内的所有院士都是业余的,不享受任何直接的经济好处。而且,院士们所参与的科学院工作也都是业余性质的,得不到任何经济补偿。他们的院士只是荣誉称号,和经济利益完全不搭界。如果院士头衔和经济利益搀和在一起,必将玷污科学的神圣和纯洁。(何方)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