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慧丰专栏:国有银行上市能解决多少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08:16 人民网

  日前,有媒体报道,已有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向国务院和监管部门提交股改及整体上市方案。具体方案是,股份公司由集团总公司控股,把包括资产、负债和分支机构等在内的现有全部银行资产转入集团总公司,同时把股份公司的债务一次性剥离给集团总公司,使股份公司的不良贷款率降到6%以下,达到上市的质量标准。在股改方案中,三家银行上市只准备释放20%以下的股权。

  为了克服目前银行上市存在的不良贷款率过高、资本金不足和公司治理结构低下等问题,有人士透露,各银行在其股改、上市方案中均提出以下解决方式: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将以发债的方式来解决;14000亿不良资产从2004年开始卖断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并部分以垃圾债券方式在产权交易所出售;走公司化治理道路。

  无疑,脆弱的银行体系是中国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中国的经济改革特别是金融改革中,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能否先行解决银行问题。

  而中国在加入WTO时更已经承诺,将在2006年全面开放银行业。目前,距2006年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为此,如何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

  这是因为,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一直是中国银行业的主体,在中国银监会所监管的26.5万亿资产当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就占了14.5万亿。而且,四大行承担的90%的国有重点企业贷款,还承担着75%的国有重点建设项目的贷款份额。

  但是,四大国有银行存在的问题也最严重,解决起来也最棘手。

  其中,由于种种原因累积起来的不良资产问题一直困扰着四大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步伐。对此,国家也确实曾经下大力气希望能够为四大商业银行卸包袱以使其轻装前进。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又成立华融、东方、长城、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总共接收了14000亿元不良资产,甚至称其为“最后的免费午餐”。

  然而,这种剥离不良资产的做法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不良资产比重仍然持续居高不下。截至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不良率仍达25%左右。而据另外一个数据显示,按五级分类标准,截至2003年6月底,建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为12.91%,工行为22%,中行为19.16%,农行不良贷款率按四级分类为26.54%。但是有人担心说,今年的不良资产比率下降源于四大国有银行贷款的快速增加。而这种贷款的增加只会暂时缓解不良贷款的窘局,却很有可能带来长期的更多的不良贷款。

  最近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长速度比较快,一部分银行是想通过分母的扩大,来加快降低不良资产的速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近期商业银行信贷过速增长的主观因素。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7月31日致信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卡如纳先生,表示至少在十国集团2006年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几年后,中国仍将继续执行1988年的老协议的态度,也说明了中国银行业的尴尬。

  因此,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良资产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如果决定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制度方面的原因不解决,恐怕再来一次剥离不良资产也不能解决银行的问题。

  这种制度性的问题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化运作以及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产权制度等等。

  为此,各个商业银行纷纷把上市作为解决问题的“转化器”,并都表示要及早上市。

  中行表示争取在2005年上市,工行则把上市时间定在了2006年或2007年,建行则表示要争取在四大行中率先上市,只有农行一直没有对上市作出过明确表示,有人分析认为,这和其资产状况有很大关系。

  而就在最近,就像我们上面提到的那样,好像四大商业银行的上市大有提速之势,尽管目前离上市的标准仍有一定距离,而银行的实际行动显示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不过,就像以往剥离不良资产效果不那么明显一样,对于这次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我们不禁仍有一种担心。

  因为,虽然上次剥离不良资产被称为“最后的免费午餐”。但是,从种种迹象看,或许剥离不良资产或者其它的国家支持政策不是没有可能。那么,如果这次上市仍然没有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下一步又该如何呢?

  而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一个问题是,四大商业银行冀希望通过上市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但是,上市是提升一个公司治理水平的必要步骤或者说是一个公司完善治理结构的有效途径吗?从中国证券市场许多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不尽然。

  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是需要股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散化,股权过于集中不利于实现有效治理。因此,商业银行上市就需要稀释国有股股权,放一部分股权给其它非国营股股东。但是,从目前提交的上市方案来看,四大商业银行只愿意最多释出20%的股权,因而像其它已经上市的国有企业一样,国有银行将保持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地位,甚至因为银行的行业特殊性,国有股的集中度会更大。而这20%的股权也会被千千万万的中小投资者所分散掌握,他们或许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的股东意识,只是期望有一天能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另一个投资者而已。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董事会的权利仍然会牢牢掌握在现在的国有股股东手中,而实际的决策、经营权也应该是目前银行的管理层,那么,上市与否对于更科学、更有效的决策会有多大的意义呢?

  公司的治理结构的表现形式除了这种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关系以外,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也非常重要。比如,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等运行机构,并分设发展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管理委员会等等。同时,强化公司运营机构,加强集中决策和优化运作。当然,还要聘请外部董事和外部监事,加强监督,保证决策的公正、客观、科学,防止“内部人控制”。

  所有这一切都对上市公司的科学决策、战略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但是,对于中国的许多上市公司来说,外在的表现形式不是不完善,公司欠缺效率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外在的东西真正流于了形式,而没有深入到公司的内部。

  前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就曾经指出,中国资本市场上已经有一批实际上被掏空了的上市公司,在近期还会有一些掏空了的上市公司暴露出来,而这种掏空现象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的恶意决策。

  但是,每一个公司上市之初,不是都要按照法律法规建立一套公司治理制度吗?原因就在于这种已经建立起来的治理制度全都成为了“样子”、“摆设”,也可以说是仅仅为了上市而建立。

  在这种公司治理制度下,中国股市上屡屡出现大股东把上市公司当作提款机、肆意掏空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而大庆联谊、郑百文、猴王、康赛、黎明等就是发生在股市中活生生的典型例子。

  从披露的商业银行的上市方案中,可以看出,和其它许多国有企业一样,成立集团公司,剥离不良资产给集团,然后以优质资产上市。但是,正是这种为了上市而成立的集团公司才给后来的股份公司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因为,股份公司的控制权在集团,而集团拥有大量的不良资产,那这些不上市的不良资产不是说已经消化掉了,只是以另外一种形式转移给集团公司而已,这些不良资产所产生的损失要让谁来承担呢?既然一开始上市的时候,集团为此作出了“牺牲”,你们,你股份公司的效益甚至是股市的融资也理所当然应该回报集团,可以想见,这正是当初许多国有企业上市后,屡屡被大股东侵占资金、剥夺利益的背后动因。

  而国有银行会避免这一令人难堪的局面吗?那些留置在未来成立的集团公司的不良资产又如何消化呢?怎么能担保国有银行上市后,不会发生其它国有企业的关联交易甚至“掏空”问题?

  如果不能,国有银行上市就不免会有“圈钱”的嫌疑,而上市只是成为了其最终的目的,而这只能表示国有银行的又一次改革很可能再次失败。

  谁也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出现,但是,商业银行上市筹集资金解决资本金不足肯定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但愿这不会成为唯一和终极目的。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满足成年人的欲望
实现高品质的追求
非常笑话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图片
铃声
·[王 菲] 冷战
·[和 弦] 中意他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吸引异性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登喜路红瓶的诱惑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斑马深爱着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斑马大吼:……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