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新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面子与里子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0:42 人民网 |
随着中国民营银行试点方案的公布,中国的银行业又进入了改革期。然而,这次改革与前几次改革一样,似乎都是“书斋里的革命”,目标远大,方案复杂,但恐怕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金融业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然而,在二十多年的改革中,人们抱怨最多的恰恰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血液的金融业。从个体私营企业一再抱怨的贷款难问题,到国有企业的呆帐坏帐问题,无不直指中国金融业的命门。中国的金融业发展轰轰烈烈,在有些地方银行多过米铺,但到现在为止,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还没有一家金融企业能够进入世界企业集团十强。具有讽刺意味地是,当中国的银行纷纷挂出吸收存款过万亿元大关庆贺横幅的时候,业内却传出了呆帐坏帐不断增加的丑闻。中国的银行业到底怎么了? 迷一样的中国银行业 在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柱立天下,十大国有股份制银行围绕其中,由城市信用社改组而成的111家城市商业银行始终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而遍布广大农村的4万多家农村信用社更是不甘心务农,他们将眼光盯住了农村少数大型的乡镇企业,对农民的小额信贷根本没有兴趣。这种一家看一家,大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到少数成熟的盈利性企业的做法,使得中国的金融业竞争异常激烈。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扮演“摘挑子”的角色,而没有一家商业银行愿意进行风险投资,开辟新的赢利渠道。 一边是嗷嗷待哺的高科技成长企业,一边是赢利低下的传统产业,商业银行面对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回报,自自然然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急需资金的企业告贷无门;而业绩良好的企业被银行挤破了脑袋。 如果说经营上的短视还能让人理解的话,那么银行业内部的管理就让人费解了。这几年,一边剥离不良贷款,一边新增不良贷款;一边压缩基层的储蓄网点,一边又在城市扎堆经营;一边鼓励银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边却不断地颁布规则,限制银行业的自主经营;一边把商业银行看作是商业企业,一边却不断地以行政的方式进行人财物的管理;一边鼓励外资进入金融领域,一边却对中国的民营银行设立踌躇再三;一边是对世贸成员增加透明度的庄严承诺,一边却是对国内投资者及债权人的三缄其口。作为投资人,全中国人民每年只能从央行的工作报告中看到一些国有银行的笼统数字。作为债权人,我们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居然对他的负债率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许多老百姓看来,国有银行以政府为信用,从事经营性的活动,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是百年老店,不能亏欠我们。这就好像是说,全中国集资建起了国有的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垮台,损失的是全中国人,虽然自己也有一份,但平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不会有多少。正是这种搭便车的心理,使得中国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有异乎寻常的承受力。国有商业银行可以不公布自己的真实的负债率,也可以不断地剥离呆帐坏帐,只要有国家和政府存在,国有商业银行就不会破产。 善良的中国人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可是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居然不给中国人报账。虽然改革以后建立了大型国有企业的监事会制度,虽然每年国家审计署对国有商业银行轮流审计,但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对国有的商业银行依然是一头雾水,人们不知道自己的“血液”流通是否通畅,也不知道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率到底是多少。在一个最需要市场化和透明度的领域里,国有商业银行最缺乏市场化和透明度。一个很有意思地现象是,一旦审计署的审计工作指向了那个商业银行,该银行会立即自动披露违法案件,其潜台词是说,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虽然经常出一些大乱子。 不能否认,现在有关部门和学术界正在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揭开银行业的面纱。但只要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不改变目前的这种官商作风,银行业仍然会是黑幕重重。中国的银行业目前最需要的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不是政府的一个部门监督审计另一个部门,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公布自己的基本家底。这不仅是制度上的要求,也是道德上的要求,因为作为理论上的投资人,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应该每年向全中国人民公布自己的财务账目。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可能看不懂金融机构复杂的负债表,但至少应该对自己投资的项目有一个起码的了解。破解商业银行之谜,应该成为政府今后工作的重点。只有将国有商业银行置于公众舆论的监督之下,国有商业银行才不会一次次地马失前蹄,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中国的商业银行是当今中国最不透明的企业,中国的商业银行和其他国有的金融公司也是最为腐败的企业。如果公众不知道商业银行负责人的底细,不知道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不知道商业银行的呆账坏账率,不知道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率,商业银行的一切改革等于零。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银行体系只会给我们带来灾难而不会给我们带来便利。 花样繁多的银行业监管体制 和让人忧心忡忡的银行业经营状况相比,中国的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格外抢眼。从央行与银监会的分立,到民营银行的设立;从换发金融许可证,到批准外资银行落地,哪怕是一个程序性的事件,都会被人为地炒作一番。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有太大的动静!然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改革根本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太大的意义。从银行业的各种关系来看,这些改革砍断了银行业发展的双脚,剪断了银行业与外部的联系,粉饰了银行企业的业绩。 首先,中国银监会的成立,实现了银行业监管的专门化。但与银监会对应的还有证监会和保监会。三个平行的金融监管机构再加上负责监管信托业的中国人民银行形成了我国井水不犯河水的监管体制。从表面上看,这样做是专业化分工需要,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制度设计。各管一摊儿的模式实际上是小本经营的产物,在现代化金融领域,金融业之间的融合日益密切,因此,金融业的统一监管比分开管理成本要小得多。之所以设置如此繁琐的监管机构,除了一些相关领导食洋不化之外,还是担心统一的监管部门面对金融企业的违法经营活动,手心手背都是肉,无法出狠招加以治理。其实,这是一种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制度的想法。三个专门管理金融企业的机构虽然职责单纯,但从客观上抑制了金融业的创新。因为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要想实行多元化的经营都必须与其他的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协调。更为致命地是,条条上的分割虽然抑制了金融企业的恶性竞争,但却非常容易地分割了市场,强化了垄断,增加了金融企业的运营成本。在一个地方,一家装修豪华的金融企业只能从事一类金融服务,由于业务范围狭窄,经营亏本,最后不得不关门大吉。在一些地区,急需要资金的企业由于得不到金融企业的支持,不得不通过非法的手段筹集资金。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属于典型的自废武功。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的混业经营是一个趋势,因为只有混业经营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也只有混业经营才能降低金融业的经营成本。金融领域本来就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如果为了降低金融风险而牺牲了金融业的经营效率,那么,中国的金融业根本就不需要存在。因为在没有银行的日子里,自然就不会有银行业金融风险。 与大刀阔斧的监管体制改革相比,中国银行业的结构调整也如火如荼。如果说,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争论还是属于法律层面的问题,那么,中国银监会事无巨细的监管则像剪子一样,将银行业与外界的联系一点点地剪断了。 近日出台的加强房地产信贷的通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防范金融危机,降低房地产信贷领域的经营风险来看,这一通知无可厚非。但是,房地产业情况复杂,提高贷款的门坎,固然可以抑制投机活动,但是,也从客观上抑制了银行业与房地产业的联系。对于一些本来经营状况良好,企业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来说,房地产信贷通知的出台无疑是当头一盆冷水,会让他们病急乱投医,不得不寻找其他的融资渠道。这个规定与监管部门的其他规定一样,属于缺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实际上,现在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允许银行自主创新,必然会出现混乱;如果银行业监管部门一刀切,又会破坏业已形成的商业关系。银监会的做法是,挥动剪子,将所有容易出现风险的商业关系一刀剪断,不管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伤害。这样的监管方式实际上在证券业就已经使用过,其结果必然是,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最后使金融业问题越来越多。 面对学术界的质疑,近来中国银行监管部门抛出了一系列的说帖,其大意是中国银行业虽然不断地新增不良贷款,但不良贷款的比重正在下降,中国虽然不断批准外资银行落地,但内资民营银行的审批工作也在加快等等。总之,中国银监会已经注意到了学术界的疑虑,也听到了民众的呼声,正在用中国特有的方式进行说服工作。但是,相对于不时暴露出来的银行业的大案要案来说,相对于银行业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来说,这些说帖显得有些苍白。由于中国的银行业有太多的黑洞,因此中国银监会的粉饰工作还要有创新精神。 从自废武功的分业监管,到剪断商业关系的一个个信贷指南,再到不断推出中国银行业内部经营的利好消息。中国的银监会扮演着“斧子”、“剪子”和“刷子”的角色。至于中国银行业的根本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答案。中国的银行业最大的问题不是面子问题,而是里子问题。如果不解决中国银行业的内部黑洞现象,不增加银行业经营的透明度,一切改革都毫无意义。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正在准备进行股份制改造,试图通过上市运作,改变目前的状况。这也许是增加国有银行透明度的重要途径。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希望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早日挂牌上市。至于上市后的银行企业是否值得投资,让投资人用脚说话吧。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