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农信社八成贷款投向“三农”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4:20 人民网-华南新闻 |
本报南宁9月21日电 记者庞革平、通讯员陈前总、刘苑报道:“农村信用社是农民自己的银行。”过去由于农村信用社一度偏离“三农”,农民一听到这句话就生气。如今,广西玉林市农民越来越感觉到这句话的“货真价实”。全市5个农村信用联社,各自结合本县(市、区)实际,从“针对性”上入手,在“实效性”上下功夫,大胆创新信贷管理,积极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为“自己人”撑腰。 ———针对农民贷款手续烦琐的问题,他们在农村中开展农户资信等级评定、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及创建信用村工作。凭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农民无须抵押和担保,几分钟就可以从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领到贷款证核定范围内的信用贷款。今年1至8月累计凭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7695万元。对农民信用程度较好的村,授予“信用村”称号,进一步提高全村农户的信用额度和信用贷款额度。 ———针对大额贷款审批时间过长的问题,他们适当放宽审批权限。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各基层信用社资金充裕的情况,不同程度提高其审批权限,减少办贷环节。同时承诺进一步提高审批贷款效率,对大额贷款的审批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审结提高到3个工作日审结。 ———针对农户抵押不足的问题,他们推行“公司+农户”贷款和信用社职工承诺贷款制度。采取了由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技术和贷款担保,农村信用社贷款给农户,农户生产的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对某些农村种养大户、加工大户,在一定前提下可不用抵押发放超过贷款额度的职工承诺贷款等措施。 ———针对农民不懂贷款手续等问题,他们大力推行“阳光信贷”制度。为了使农民进一步了解农村信用社贷款制度,增加贷款透明度,一些市县农村信用联社均在各营业网点将“办贷指南”制成牌匾公布上墙,并实行了“六公开”的“阳光信贷”制度。 ———针对农民贷款难和贷款营销渠道不畅等问题,他们大力推行记“民情日记”活动。将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的时间、地点、事由、解决办法一一记录在“民情日记”本上,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资金需求和提供其他配套金融服务。 思想解放带来信贷创新,玉林市农民获得信贷支持的门槛越来越低了,立足农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今年1至8月,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85061万元,占累计发放各项贷款总额的80.5%,同比增长2770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