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欲融入必先交流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5:00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当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华东六省一市中,除了山东以外,其他五省一市新调整的区域发展战略莫不与“长三角”紧密关联。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围绕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五省一市又各有各的心态,各有各的定位。上海是龙头,领袖群伦,无与争锋。江苏、浙江两省所辖的14城是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大打长三角牌。安徽、江西两省因为地理位置的贴近,提出“融入长三角”,应时顺势。就是偏于东南的福建省也凭借北闽通道的开通,也提出要北接长三角、南联珠三角。

  长三角已然形成为巨大的经济漩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调动着资源的整合,寄托着人们的期望。这一漩涡对安徽的吸引力也颇为强劲。9月下旬,安徽省组织高层次的党政代表团以及阵容强大的经贸代表团开赴江苏和上海,进行多方位的经贸合作洽谈。这是继去年9月份安徽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之后的又一次“东进”之举。这足以表明安徽的区域发展战略从此将向东侧重,融入长三角的步伐也必将加快。

  对安徽来说,融入长三角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

  但总的看来,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就是要解决该不该、能不能融入的问题。就目前情形来看,这一层面已经超越,目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安徽融入长三角似乎已无异议,呼声颇高。二是操作层面。就是要解决如何融入、怎样接轨的问题。认识上形成共识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操作层面的设计与安排。粗略算来,这种设计与安排的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诸多方面:基础设施的接轨、产业分工与合作、旅游资源的联合、市场机制的衔接、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科技、教育、人才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等等。而这一融入的最高境界就是所谓的“无缝接轨”。怎样才能做到“无缝接轨”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徽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因为,融入本身就是一种合作,而合作的前提就是要知彼知己,否则融入难以顺畅。

  那么,交流与沟通的渠道有哪些?

  总体上看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以行政的力量为主导,一类是民间,以市场的力量为主导。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说到底就是要拆除因行政区划造成的地方保护主义门槛,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好地得到发挥。在目前既定的行政区划和由此引发的地方保护壁垒的前提下,破除障碍的最有效方式还是来自于政府的力量。但是,目前除了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间沟通与协调,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大互动发展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主动提高与长三角交流的意识,不能再被长三角“边缘化”。如何主动?就是要从心态上变“看热闹”为参与热闹,从行动上变“等”融入为“挤”

  融入。要尽快在多层面、多渠道上与长三角打成一片。而这种“主动”的先行官角色最适合由专家学者来扮演。相对而言,长三角两省一市从事决策咨询研究的专家学者非常活跃,两省一市间的学术交流也极其频繁,目前已经出台的多项跨行政区划的重大决策无不凝聚着专家学者的智慧。可以说,如果没有专家学者的强烈呼吁与科学论证,沪浙两地政府是不可能坐到一起,签署这个跨越行政区划的项目。

  安徽要融入长三角,必须先研究长三角;长三角要接纳安徽,也必须先了解安徽。而这种相互了解的途径只能是,交流、交流、再交流,沟通、沟通、再沟通。孙东海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有奖订阅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图片
铃声
·[阿 杜] 一个人住
·[和 弦] 真情人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海安经洽会招商项目
最安全稳定的企业邮箱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搜“票”(沪)
心的夏季旅游(豫)
婚嫁交友在京城
占便宜的机会!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斑马深爱着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斑马大吼:……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