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全力营造“三大基地”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5:04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
近日,淮南市公布了到2010年建成三大基地的宏伟目标,即亿吨煤基地、1000万千瓦华东火电基地、100万吨化工产品和100万吨合成油煤化工基地。这一战略举措,充分显示了该市加快发展的前瞻性和高屋建瓴的远大目光。 近年来,淮南新一届市委和政府审时度势,认为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才能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现代化。淮南因煤而兴,煤电化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80%以上,税收占全市财政的60%以上。因而,唱响煤电化,是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 随着国民经济运行形势的好转,华东煤炭市场再次变为卖方市场。同时,国务院决定利用国债资金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促进煤电联营,形成若干个亿吨级煤炭骨干企业,这就为淮南营造亿吨煤基地提供了难得机遇。资料显示,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均占2/3以上。动力用煤量更大,占消费总量的70%以上,而动力用煤中电煤的消费目前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61%。去冬以来,全国18个省出现用电告急。专家预测,在未来10到20年里,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不会改变。 淮南是国家重点煤炭基地,曾是全国五大煤都之一,现在跃为前四位。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这个市实施生产规模快速发展,做大做强煤炭主业。淮南打造亿吨煤基地具有明显优势:一是资源,淮南有我国东部和南部资源最好、储量最大的整装煤田,煤种齐全、优质、低硫,被称为环保煤;二是区位,淮南交通便利,紧邻华东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严重缺煤缺电,具有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巨大的煤电消费市场;三是技术和管理,淮南矿区具有近百年开采历史,已掌握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和管理高产高效大型、特大型矿井的经验,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矿区发展的配套设施已形成。尤其重要的是,我省在“十五”提出的煤电联营、建立华东基地的基础上,按照国发委的要求,重新调整煤炭产业,提出了“唱好‘黄煤戏和小西电东送”发展构想及煤电联营、建立淮南煤电基地的实施方案,拟用7年时间使产量达1亿吨。 对此,淮南去年以来就厉兵秣马,付诸实施。淮南矿业集团加大现有矿井的技术改造成力度,把现有9对矿井年生产能力由26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加快新井建设步伐,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400万吨、600万吨的顾桥矿井、张集北区、丁集矿井建设如火如荼。国投新集在现有800万吨产量的基础上,加紧建设800万吨的刘庄矿,以及筹建老庙、口孜集、展沟三对特大型矿井,到2007年总产量达到3000万吨。 建设华东火电基地,淮南更具优势和条件。除动力煤的优势外,这里拥有我国第一台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素有单机甲中华之称的平圩电厂,被公认为我省电力工业发展“摇篮”之美誉的田家庵电厂,三大坑口电厂沿淮河一字排开,其密度举世罕见。围绕建设华东火电基地,这个市在千方百计编项目,努力形成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田家庵电厂上世纪9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目前正在加快二期工程1台30万千瓦机组建设,今年底即可完工。洛河电厂上世纪末扩建了2台30万千瓦机组,去年投资4亿元对一期2台进行技改,每台均增至32万千瓦,一举成为我省第一大发电厂。平圩电厂规划扩建中的2台60万千瓦燃煤超临界发电机组,是“皖电东送”重点项目之一,目前项目已报国家发改委,并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有望今年底明年初正式立项。 淮南发展煤化工特别是精细化工,打造煤化工基地,在全省乃至华东具明显优势:一是资源优势。浓硝、甲胺产量居华东之首,特别是浓硝成为“亚洲第一硝”,纯碱、甲醛、硝铵、氯化铵、合成氨产量均居我省第一。二是设备优势。全市化工固定资产22个亿,许多设备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三是人才优势。据前些年统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4000人,超过职工总数的30%以上,大大超过全省化工系统的6%、全国化工系统的8%。淮南的基础原料工业比重超过80%,而精细化工不到20%,这说明大量珍贵资源以原料的方式廉价被卖掉。基于这一认识,这个市由“原料型”向“深度加工型”转变,大力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利税率的气化、液化、焦化产品。“淮化”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综合化工企业,省政府已把依托“淮化”建设成煤化工基地作为我省七大战略重点之一。如今,该市正进行规划编制,总投资2935亿元,以建成我省大型的煤化工基地。 为早日把“三大基地”变成现实,淮南积极推进城市体制转型,以完善和转变政府职能为主线,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经济体制、社会管理等各项改革。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契机,坚持政企分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坚持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坚持政社分开,建立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有利“三大基地”建设的政企关系、政事关系、政社关系。 在政府职能转型中,这个市把改善发展环境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法制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使城市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以环境换投资,精减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拆除一切所有制、地区和行业壁垒,给各类企业以公平进入市场的平等竞争机会。经过清理,废除了近500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定或有地方封锁、行业垄断内容的条文,取消了本级行政审批项目200项,取消收费项目近百项。同进,加大了市场经济秩序整治力度,营造统一、开放、有序和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严格环境执法,提高环境质量,加紧塌陷区复垦和生态恢复,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提高了城市园林化水平。本报记者鲁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