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会:要人气,还要财气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6:56 大江网-江西日报 |
本报记者郁鑫鹏实习生朱翔/文周霖/图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点击网络,不难发现形式多样的节、会迎面而来。 我省各城市又岂甘寂寞?盛夏,“庐山之夏”文化艺术节为万千游客洒去一片清凉; 金秋,青山湖首届彩灯烟花节开幕,为期一个月的彩灯烟花节预计有50万人次参与;三清山攀岩探险挑战赛拉开帷幕,北大山鹰、长沙凌鹰等15支知名攀岩、登山俱乐部前来参赛…… “十一”黄金周将至,精彩纷呈的节、会又将登场,如南昌天香园首届国际都市候鸟节、首届婺源国际旅游文化节、2003中国海峡两岸兰花博览会…… 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举办一些高水准、高档次、艺术性、观赏性强的节、会,能够吸引更多眼球,凝聚人气。同时,这也是一个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好机会。9月15日,青山湖彩灯烟花节开放的第六天,燕鸣岛公园里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在南昌长大的上海游客王桂香,8年后重返故地,抚今追昔,感慨诸多。她说,以前的燕鸣岛地处偏僻、人丁稀少,但这次彩灯烟花节后,相信这里一定会名声大噪,人气飙升。据了解,在去年南昌首届绳金塔文化经贸节期间,幕名而来的市民和游客总人数突破170万人次,展位营业额达5000多万元。有人说,绳金塔文化经贸节使南昌再成投资热土———人气、商气凸显,信息流、资金流汇聚,城市品位攀升。 借文化舞台,唱经贸大戏,各个城市都在努力经营。不否认有不少节、会举办得较成功,取得一定的效益。但我们不难发现,如今这种节、那种会的层出不穷,名目繁多,节、会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南昌大学新闻专业研究生吴鹤一直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名目繁多的节、会,都能达到商贾云集、宾朋满座、好戏连台、精品荟萃的预期效果吗?这或许这正是大家心中所想。 “任何一个节、会,它必须切合当地实际,要符合当地经济走向和地域文化,才能提升人气与城市品位。”省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潘之钰这样认为。其实,一些城市举办的不少节、会都比较牵强,甚至是哗众取宠。如举办啤酒、饮料文化节,就是比谁的酒量最大,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往肚子里灌下多少啤酒。另外,许多节、会动不动就冠上“国际”两个字,甚至一个小县城、一个城区的一个小活动也要搭上“国际”的“顺风车”,好像没这两个字就不成节、会。这些节、会的最终结果是得不偿失,甚至连“吆喝”都赚不到。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最终目的要达到“双赢”或“全赢”。目前,我们举办的大多数节、会在运作上还很原始,策划意识还很淡薄,还有很多潜力可挖。省社科院赣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季晓燕对记者说,要真正办好一个节、会,商家首先必须加强与媒体的互动。然而,目前许多城市的许多节、会,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却很少。组织方往往是等到节、会要开幕了,才匆匆叫上几家媒体,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草草了事。另外,要更好地达到拉动经济、提升人气的目的,商家要主动,企业要连动,更要与群众互动。 办节、会,别光图热闹,要人气,还要财气。 (江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