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南走来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7:0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5.老少英子忘年交 当年拍摄《城南旧事》时,助理导演成家骥带着小说《城南旧事》,走遍书中每一个英子住过的地方、读过的学校。椿树上二条、虎坊桥、南柳巷、新帘子胡同、西交民巷、梁家园、师大附小、春明女中…… 电影中的角色很难找,特别是女主角英子。他们先在北京到处找,密密麻麻记在本子里。后来又在上海找,看花了眼,仍然找不到。有一天,上影厂拍电影,来了上百个孩子,吴贻弓去看,当时是人家选小童星,他们俩在一边看。看着看着,他们发现其中有个大眼睛的小女孩正在研究他们,观察他们俩是干什么的。吴贻弓就跟这个小女孩提出一些问题,他们发现这个“眉清目秀、贝齿整齐、笑意盈然”的小姑娘善于发问,眼神中透露着自己的想法,这不正是他们要找的《城南旧事》中的英子吗?于是,这个上海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沈洁前来试镜。 试镜时,沈洁想到英子的身世,大眼睛中含着晶莹的泪水;拍戏时,她念念不忘主角的遭遇,演活了英子。为了培养“宋妈”、“英子”的感情,不拍戏时,导演要沈洁也管郑振瑶叫“宋妈”,郑振瑶叫沈洁“英子”,后来沈洁变得很倚赖郑振瑶。 1999年春天,我在上海见到了吴贻弓及沈洁,沈洁已不是《城南旧事》里10岁的小英子,而是一个温婉秀丽的26岁女郎了。她在上海中学毕业后,远渡日本,学了两年日语即进入东洋大学念法律,并在日本放送协会(NHK)主持华语节目。法律系毕业后,从事制作电影及电视节目。 沈洁说,第一次读了《城南旧事》剧本,就迷上了小英子。那天她读到很晚,奶奶催她睡觉,她不听,反而对奶奶说:“小英子真好,有同情心,胆子大,还帮助受欺负的人。”她自认小时候跟英子很像,喜欢打抱不平,喜欢自己找答案。“记得我当时一边演,一边觉得英子真了不起。不,应该说林奶奶真了不起。她小时候想的,真的实现了。英子这个角色对我后来成长的影响很大,很自然地,我的性格和想法很接近英子。我已与英子合而为一了。如果我没有演英子,我长大后也不会想到独自出国读书,不会想到去实现我的梦想。”沈洁说。 小英子沈洁和老英子林海音初次见面,已是《城南旧事》电影上演7年后了。那时小英子是高中生,时间是1990年,在英子奶奶的同学、老演员白杨上海的家。“我对林奶奶的第一个感觉是,她的北京话真好,个性活泼,想什么说什么。当时林奶奶送我一本《城南旧事》,书中有林奶奶小时候的照片。我就想,不知我演得像不像。从那次之后,我和林奶奶就一直通信。林奶奶给我信中,都称呼我‘小英子’。” 俩人第二次见面,是在4年后。“1994年7月,林奶奶应日本老舍研究会的邀请,到日本演讲。那时我已在日本念大学了,林奶奶邀我和她一起在旅馆里住了几天。那次我正遇上大学考试,我每天早上从旅馆出门,都跟林奶奶说:‘奶奶,我去考试了!’那种感觉就像从家里出门上学一样。考完试回到旅馆,林奶奶总是关心地问我考得怎么样,这时我好像回到家一样。我在日本一向独来独往,现在忽然好像有了家人在身边,心里觉得很温暖。”沈洁回忆说。 1994年后,沈洁和林海音一直没机会再见面。林海音的身体状况已不宜长途旅行,沈洁也无法到台湾。直到2000年1月,沈洁到台北,在林海音的家里见到思念的林奶奶。她们一起背诵《城南旧事》里的《我们看海去》这一段: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 扬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台北盆地的一月正值阴雨,看不见金红的太阳,也看不见海。老少英子又合唱了1遍《城南旧事》里李叔同填词编曲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就在台北这栋公寓里,年轻娇美的沈洁,白发皤皤的林海音,仿佛又回到70多年前北京南城的晋江会馆。17年前拍的电影,北京、台北两千公里的隔离,仿佛一切都模糊了,也一切更清晰了!(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