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层层剥开创富神话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7:15 天府早报 |
上网查询、越洋电话,本报记者对WorldNet公司如何造就百万富翁穷追不舍 一个卖点 判断一个基金投资价值,至关重要的是分析其基金盈利额、目前资产规模等关键数据。为找到这些数据,记者登录WorldNet公司的网站后发现:类似“你正在分享一个年收益175亿美元的市场,并且这个市场正保持着35%的年增长率”的诱惑性语言比比皆是。 一堆疑点 但网站上却没有任何具体的证据能支持WorldNet公司的观点。没有公司过去的盈利数据,没有公司的规模介绍,更没有公司的人员介绍,甚至连公司的地址也没有标明。 一个解密 当一个中国投资人用200美元(约1680元人民币)购买一股所谓的“互联网基金”后,其中50美元左右,要被买入“互联网基金”的人和WorldNet公司支付给中国和美国的银行,用于支付基金投资款(159美元)的国际汇款费用;另外,51美元被WorldNet公司当做劳务费支付给了帮助卖掉“互联网基金”的人;剩下的约100美元,则落入了WorldNet公司的腰包。 公司资料 竟出现两种说法 通过两天时间努力翻译、查询,记者发现该公司英语网站上所介绍的内容,和记者看到的中文资料的解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英语网站的介绍显示,该公司并不向全世界发行“互联网基金”,只是在全世界招募会员式的分销商。投资人用159美元认购一股“互联网基金”,将获得超过40倍回报的中文说法,在网站上却变成了基金购买者只是与公司合作的一名会员(分销商)。 而公司对会员未来的收益未作任何承诺,现在实施的,每直接发展一个会员,获得51美元报酬的条款,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而会员任何时候都不能代表WorldNet公司,所做的任何事也与公司无关。 遭遇纠纷 请到美国打官司 最让人“佩服”WorldNet公司“精明”的莫过于约束会员的条款,条款明确规定,会员一旦和公司发生纠纷,双方需要法律或仲裁来解决,争议的解决只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而依据的将是得克萨斯州的法律或美国仲裁协会的商业仲裁规则。因为每个买下“互联网基金”的人,都亲笔签下了这份会员合同,可见,WorldNet公司把自己“保护”得滴水不漏。 越洋电话 记者遭遇牛皮糖 9月15日晚12点,根据WorldNet公司在网站上留下的惟一联系电话:(903)236-4546,记者致电了这家公司。 电话接通后,一位女士接听了电话,记者说,怀疑有人以World-Net公司的名义,在中国进行欺诈性商业活动,该女士并没有让记者详述事情的经过,而是让记者以网站上的地址发送电子邮件或传真给公司;记者进一步问该公司主要业务做什么,公司具体在哪座城市、详细地址在哪里?该女士同样让记者发送电子邮件,不愿意在电话上回答记者提出的任何问题。 在电话采访受阻后,记者便用电子邮件向WorldNet公司提出了是否该公司在中国招收会员采用了传销的销售方式?这种方式是否违背了2002年6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的《反金字塔式销售法案》?但到截稿为止,WorldNet公司并未对此作出任何回应。 三大股东 虚晃如海市蜃楼 中文资料显示,WorldNet公司是由三大股东所组成,第一大股东是由美国南方银行和美国国民银行合并成立的美国国民银行;第二大股东是世界著名金融家,美国十大首富之一唐纳德尔(DonaldDowcll);第三大股东是唐纳德尔担任总裁的著名的耐特多肯大型电脑网络公司。 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查寻,WorldNet所指的自己的第一大股东,美国南方银行与美国国民银行从未合并过,而据两家银行自己的网站介绍,都没有证据显示投资过WorldNet公司;第二大股东,所谓的美国十大首富之一唐纳德尔,在美国目前十大富豪中却没有这样一个人;第三大股东,由唐纳德尔担任总裁的耐特多肯电脑网络公司,通过查寻得克萨斯州大企业名录,没有发现有这样一个公司存在。 早报记者文玉伯张力 资料链接 北京曝光WorldNet传销案 北京市工商局公布的2001至2002年度打假维权的十大典型案例王志明、李素珍变相传销美国WorldNet银行卡案:2002年1月,二人以发展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为幌子,通过入会和发展基金会会员名义销售所谓美国“WorldNet银行卡”和美国商业联系目录名义发展基金会会员,非法收入达数百万元人民币,构成犯罪,此案已移送公安机关。(北京日报2002年3月13日) 上海破获境外网站传销 据《工人日报》报道,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连续查获8起通过商务网站从事传销案件,涉案金额共计7309.2万元。 有关人士指出,网上传销活动比传统的传销活动更具危害性,它欺骗性强,发展速度快,传播地域广,隐蔽性强。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对3家国内企业从事网上传销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但是,对境外网站从事传销违法活动的处罚则很难实施到位。(新华网2001年11月27日) 马上评论 披着马克思的大衣 一个令人如坠云雾的创富神话,却冠之以马克思主义学说,若是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泉下有知,一定会拍案而起。?牐犑谐【檬瞧踉季茫庖坏悖庑┲圃觳聘簧窕啊⒈嘀聘慌菽摹笆甲髻刚摺保任颐歉宄T谕旧系嗡宦┑男词敲髦ぃ词菇焓蹦闱慵业床胛液胃桑∫嫖遥哦济挥小U缢械墓善蓝汲疲蹲视蟹缦眨胧行虢魃髀铮? 可笑的是,如此一家在美国本土“守法”的公司,在中国的宣传却离题万里,网站上的宣传与流传在投资者中的说法是两码事,公司对此却三缄其口。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的一些投资者还沉浸在百万富翁的迷雾中不能自拔。 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这个“馅饼”罩上网络的光环。如同孙悟空纵有七十二变,但猴子的尾巴始终变不了。至于用马克思主义为自己制造“卖点”,如同一则笑话把“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说成“披着马克思的大衣”,徒增笑耳。(薛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