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做真正的世界第一”——中集集团争雄国际市场的启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9:18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题记:爱斯基摩人说,只有跑在最前面才能看到一路最美的风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家连续7年位居全球集装箱行业销量第一的深圳企业,又能让我们看到何种不同的风景呢?

  在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这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1980年,由香港招商局和丹麦宝隆洋行合资组建的中集集团在深圳蛇口诞生,总投资300万美元,员工300多人,随后曾一度濒临倒闭。

  2002年,中集在海内外拥有30余家子公司,员工达2万余人,客户包括世界所有知名船公司和租箱公司,集装箱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实现销售收入90.8亿元。可以说身处世界任何角落,几乎都能见到印有“CIMC”字样的“中集造”集装箱。

  在中集周围,其实不乏耀眼的“行星”,但如今大多陨落。与其同时起步的3家集装箱制造企业,或停产或几经易手;市场高峰时的40多家企业,三分之一或破产或举步维艰,三分之一被中集收购,三分之一已经和中集不在同一竞争层次。

  全球集装箱市场容量不过300多亿元,但中集却能一跃成为市场能量的集聚场不能不让人惊叹———这颗新星何以能摆脱巨大的引力和斥力,并不断聚变和裂变,壮大自己,划出一道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称雄世界的运行轨迹呢?

  跳进全球市场“游泳”

  “我一直主张参与全球化,学会利用全球资源。”中集总裁麦伯良感叹,“中集幸亏主动跳入全球市场的大海游泳才没被淹死。”

  苦涩的海水曾让中集人领悟了什么叫“市场”。1986年,由于对国际货柜市场和航运市场的风云变幻准备不足,中集曾经走到了清盘的边缘,不得不转产钢结构产品为生。1991年,麦伯良敏锐地捕捉到,中国可能成为全球集装箱制造中心转移的“洼地”。

  机遇不错,但市场在哪?中集人深知,必须手握海外重量级客户,才能获得“跳高”的持续动能。但对中集这样的无名小卒而言,要想参与全球分工谈何容易。难点:品牌知名度低;怎么办?主动接受最挑剔市场的检验;靠什么?做到产品质量“零缺陷”。

  2001年7月,日本铁路货运公司苛责:2000台集装箱中,有一台门封胶条漏水,箱内衬板里留有少量木屑和铁屑。中集二话没说将该批箱召回返修。集团市场部经理邓武罡说:“‘让客户更挑剔’才能推动中集发展,中国制造商只有付出加倍努力才会得到国外客户的信任。”

  其实,中集在这方面吃过不少苦头。一日本客户对本国企业制造的产品免检,对韩国企业抽检,对中集却逐台检验。为了维护民族和企业的尊严,麦伯良提议把竞标企业产品的出产地蒙住测评。此前谁都认为中国产品得分肯定最低,但结果中集得分86,仅比日本同行差一分。日本客户竖起大拇指:你们CIMC,好!

  过硬的质量和诚信的态度,让中集得到了中远、马士基等十大“国际海运贵族”的信任,切入了其庞大的供应链。去年,中集集装箱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40%,业内二至五名企业加起来的份额还不及中集。全球市场,是企业最大的生存空间。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很多制造企业却被动对待,没有很好地利用全球资源形成产业优势。而中集却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寻找发展机会,做“世界工厂”的一节链条。

  “质量零缺陷”、“产品即人品”、“为客户创造价值”……正是进入全球市场平台,中集才学到这些“国际游戏规则”,从而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极目远眺。

  扼住成本“咽喉”

  “产品竞争力虽体现于质量和价格,但最终却源于成本优势。”中集总裁助理吴发沛指着一个世界同行的成本状况图说,中集总是考虑成本如何比同行低。

  据了解,集装箱价格已由高峰时的2800美元降到1300美元,单箱盈利能力也从30%跌至平均不到3%左右。如何保持市场竞争力?中集的答案是向成本要效益。

  有两件小事足以说明中集在成本控制上的精细。在南方中集,记者注意到工人们都用大杯喝水;在南通中集,记者看到一些工人胸前挂着秒表。一问真相大白:用大杯喝水,可避免来回打水浪费时间;用秒表计时,班组长可督促员工提高效率。

  中集降低成本并不依赖某一要素优势,而是对整个经营系统改造创新。一系列“止血”方法应运而生:统一大宗原材料采购,实现钢材国产化,提高钢板利用率;利用国际金融工具低成本融资,1996年在美国债券市场发行商业票据,1999年与荷兰银行完成账款证券化项目;整合生产基地,统一安排生产,仅运输费用降低就使单箱成本下降5美元。

  统计显示,从1996到2000年,中集单位产品材料成本降低了33%,单箱的人工、制造、管理和财务费用下降了46%。“这确保了中集在集装箱价格下滑的大势下依然独占鳌头。”

  成本是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中国企业要做“世界工厂”,必须学会做好成本文章,因为制造中心总是追逐低成本的地方。

  钢材利用率从97%提升到100%,油漆挥发率从30%下降到10%……中集对成本细节近乎严酷的控制,不仅使集装箱行业内部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也给后来者竖起了一道市场门槛。这就是中集的核心竞争力。

  善用低成本扩张

  与家电业一样,集装箱行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规模上去了,才有空间去降低成本,参与国际竞争。

  上世纪90年代初,与外资旗下的集装箱厂相比,中集的年产量尚不足1万标箱,规模上明显处于劣势。“中集需要扩张!”麦伯良认准了这条路,但以当时的实力,斥巨资在各地设厂并不太现实。麦伯良最终选择了低成本并购,因为很多企业经营困难,谈判没有要价筹码。

  四两甚至拨千斤。1995年中集将新会集装箱厂有用资产剥离,重组为一个新公司,并出资104万美元购买80%的股权。之后,中集成功利用商誉等无形资产降低收购成本,向日本住友、新日铁等四家公司出让40%的股份,获利500多万美元。

  从1993年开始,中集先后将大连集装箱厂、南通集装箱厂、新会集装箱厂、天津北洋集装箱厂、上海远东集装箱厂、青岛现代集装箱厂等10多个企业收归麾下。今年5月,中集又把在美国排名第五的半挂车制造商HPAMonon一举吞下。看起来,中集简直是“狼吞虎咽”,但并没有“消化不良”,被并购企业均100%存活。中集有何“秘方”?首先把规模扩张与合理布局相结合,抓住集装箱“销地产”特点,在主要港口城市布点;其次,向兼并企业派驻人员,输出本部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将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捆绑成利益共同体;最后,将国外品牌和技术人员与中集文化融合,组建中西结合的企业团队,绕开市场及技术壁垒。

  规模扩大让中集尝到了甜头,资料显示,1993到2002年,中集的资产总额由5.76亿元增长到77.4亿元,集装箱销量由3.4万标箱上升到75.1万标箱。

  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必须具备与巨头过招的资格。而兼并则可以迅速形成规模效益,加速社会资源向优势企业流动和聚集。

  中集利用自己在技术、质量和成本方面的“龙头”效应,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整合,从而增强了与国外巨头碰撞的“体质”。实践证明,这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一条成功捷径。

  磨快技术“利刃”

  在麦伯良看来,集装箱虽然属于传统制造业,但也需要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他解释说,中集要做的是行业领导者,因此竞争战略不能仅仅体现在成本和规模层面,还应体现在技术领域,否则前两项就成了无水之源。

  为了把技术人员扭成一根绳,中集形成了独特的“集中协同、分布研发、分布制造”的研发组织体系。目前,以深圳为大本营的中集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指挥着遍布全球的600多名工程师的运转,仅去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3亿多元,占销售额的3%以上,居行业领先水平。

  既然与国际巨头较量,产品就必须适应全球客户,中集借用“外脑”解决这一瓶颈。在开发罐箱过程中,中集与英国UBHI公司缔结了商业合作战略联盟,因为UBHI设计的产品具有自重轻、容积大的优点,而中集则有雄厚的资金和制造优势,合作让中集赢得了市场开拓的时间。

  产品的差异化是中集刺向竞争对手的“利刃”。仅在特种箱上,中集就形成超宽箱、日本内陆箱、澳洲市场专用箱、北美内陆箱等适应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目前,中集已能生产3大类180个品种的集装箱产品,是行业惟一一家覆盖全系列产品的企业。

  中集深知,进军国际市场,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道“护身符”,但如何解决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难题呢?几年前,中集获得德国GRAFF冷藏箱制造技术的全球独家许可权,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累计申请专利11项,完全掌握了冷藏箱业务的自主知识产权。截至去年底,中集手中握有16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4项,产品全部使用“CIMC”品牌,而且是国内首家参与制定世界行业标准的企业。

  中集的强大迫使很多对手退出竞争,不再投资于集装箱的技术开发领域。这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现象———凡有新、特产品开发需求的客户,大多要求中集参与推动。一个生动的例子是,2000年底,美国一家企业经过几十年努力发明了“聪明箱”,却全力邀请中集入股。被婉拒后,这家企业又改而要求中集派出董事。

  生产规模大,可以造就竞争力;科技水平高,更可以造就竞争力。?挥敫呓岷掀鹄吹拇螅诘偷人缴掀教吹拇螅赫κ谴嗳醯模黄鸸适谐】穹绫┯甑南蠢瘛?

  中集要做行业的“领袖”,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主导行业技术发展的潮流,因为有了技术才能制定标准,才能握有行业的话语主导权。

  建设全球信息平台

  中集已成长为一个“巨无霸”:海内外拥有30余家子公司,仅国内就有13个生产基地,客户遍布全球。庞大的“体形”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及时转身呢?中集把建立全球信息平台作为了提高竞争的重要手段。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中集在信息平台建设上的投入达3000万元,组建了行业惟一的CAE计算中心,为专用车和箱类产品开发应用服务的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还被列入国家863信息化应用示范项目。目前,中集已能做到全球协同开发。比如在半挂车领域,分处美国和深圳的技术人员,只需借助CPC协同设计报价系统,在电脑平台上就可开展新品同步开发,其设计效率可提高25%。

  在中集刚启用的深圳东部工厂,记者看到,图纸设计、生产计划制订、质量控制、成本核算等均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南方中集总经理刘学斌告诉记者,新厂可在4分零4秒造好一台集装箱,班产能力达到155标箱。今年非典时期,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受阻,但中集却利用“空中会议系统”,展开“面对面”的千里对话,维持了正常运转。记者数了一下统计表,2至5月,中集就召开了采购经理会、项目培训会、控股公司董事会、原料供应商会等10次大型会议。

  有了快捷的全球信息网络,中集的销售和采购成本也大为降低。与其他对手相比,中集的全球直销队伍仅10余人,但他们每年可承接40%以上的市场订单,平均单箱销售费用不及同行的一半。

  全球化时代,市场机会稍纵即逝。信息化建设,可以让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牢牢把握市场的脉搏。

  很难想像,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如果没有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的全球信息平台,如何跟跨国巨头掰手腕?信息的不对称,是中国很多制造企业“走不出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中集称雄世界的原因之一。

  拥有良好投资环境的深圳,是中集起家的原点。从这里,中集走向世界,成为集装箱行业的老大。

  但在麦伯良看来,中集要做“真正的世界第一”:不仅产销量全球最大,而且要主导行业技术潮流,开创新的运营模式。目前,中集正向“为现代化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的新目标迈进。

  “路遥知马力,日久识中集”,站在落地窗边,面朝蔚蓝的大海,麦伯良对记者说:“给我15年时间,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企业!”

  这是一位中国企业家的雄心壮志,也预示着中集辉煌的明天。作者:本报记者黄扬略李延林刘伟 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有奖订阅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图片
铃声
·[阿 杜] 一个人住
·[和 弦] 真情人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吸引异性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登喜路红瓶的诱惑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斑马深爱着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斑马大吼:……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