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为何再度胜出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9:18 海峡网-厦门日报 |
国际观察 分析小泉的胜因,可列举有三: 第一,这一选举表明对小泉改革路线的认同。这次选举中的政策争论,主要围绕小泉内阁的结构改革路线与经济政策展开:是加大实行刺激经济对策还是继续进行结构改革;是以民间为主导还是实行“积极财政”。小泉打着改变自民党,否则“搞垮自民党”的旗号执政两年多,他提出的“没有改革就没有成长”的口号赢得不少人喝彩,国民对他的重建财政、改革邮政、道路公团民营化等改革政策寄予期待。日本经济虽积重难返,但毕竟迈出改革步伐。近日股价指数、日元、证券连续呈现“三高”,正是投资者对日本经济信心增强的表现。种种舆论调查表明,对小泉内阁的高支持率说明大多数选民希望继续实行结构改革。 第二,小泉超越派系,争取多数的选举战术奏效。以改革者形象上台的小泉,担任首相后退出了原来的派系。在政党与政府之间他实行的是“政高党低”路线,在政策和人事安排上不以派系而以是否改革划线。赞同小泉政策的得到重用,持不同意见者被视为“抵抗势力”,成了反对改革的代名词。这次选举中,小泉先是紧紧地团结支持他的森、山崎、旧加藤派与河野等派系;继而拉住桥本派的自民党参院干事长青木等人入伙,使这一百人派系有一半议员支持小泉;进而乘势逼使堀内一派放弃出马。 第三,时代的演变成就了小泉。日本社会的重大变化之一是选民中无党派阶层的增加。选举中值得注目的现象是派系出现“融解”。作为“派系集合体”的自民党是以派系为单位,以政策和利益为轴心的利益集团。随着小选区制度的实施和政治资金法的修订,原来由派系领袖支配的资金与职位“恩惠减少”,资金与人事权集中到党总部,派系领袖的影响力逐步减弱。小泉上台执政后重视的是电视形象和与国民直接对话,也使原有派系起不到作用。 时代变化还在于日本社会的“剧场化”。日本的政治正向“剧场政治”演变。在剧场政治下,个人的人格魄力和公众形象影响舆论,舆论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社会。深谙此道的小泉正是“剧场政治”的佼佼者。(孙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