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看大门究竟该不该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09:27 广州日报大洋网 |
新华社记者卢保红、张涛、程子龙 河北省科学院近些年在体制改革、调整职工岗位时接连出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和在职研究生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情况。对此,院方负责人认为这是改革中的阵痛,而当事人却直喊冤,认为是院方对他们不公正,是人才浪费。 刘志明: 正教授看大门太“奢侈” 刘志明,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从事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正教授级外语译审。是河北省仅有的两名精通波兰语的人才之一。1993年到单位下属公司任经理,后因公司倒闭,1996年已56岁的他成了看大门的门卫,时间长达两年。 本人自述: 怎么也想不到我堂堂一个正教授会落到如此地步,一直怀疑是搞公司失败了领导对我有成见。在看大门期间,院里要求我不能干站着,要不停地巡视,寒冬腊月也不能例外,人事部门经常打电话查岗。看大门的活倒是不累,关键是思想上接受不了。 院方说法: 河北省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树煌:这是改革当中的阵痛。院里1992年搞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定编定岗、竞争上岗,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刘志明偏偏在此后到下属公司搞经营。后来经营不成功想回来,已经没有他的岗位了。虽然他是高级知识分子,够得上人才,但也不能把他塞进去,把别人给挤出来。 记者点评: 人事制度改革无论怎么改,其目的都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改革与尊重人才并不矛盾。但就我国的国情而言,人才也远没有多到连个工作岗位的“坑”都没有的地步。看来,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副研究员王英华: 有人偷了我的“奶酪” 王英华,196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后进修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副研究员。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工作,多年在科研处从事科研项目管理。1994年,到院下属的科技实业公司从事经营管理。1997年被安排在院传达室发报纸,1999年提前病退。 本人自述: 我跟刘志明的情况有些类似,也是搞经营没成功,回院里就没工作了,其实并不是我能力差,主要是没有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被安排到院传达室发报纸,一干就是两年。其实传达室根本不缺人,我在那里只是“挂”着,每天接受来往同事的“瞻仰”,精神压抑得简直快崩溃了。院方说法虽然她算是人才,但如今科研单位岗位搞的是人才和部门间的“双向选择”,决定一个人是否被使用的因素很多。所以,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也是不行的。 记者点评: 改革在实现人才“能上能下”的同时,也给了单位领导更大的用人权,“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领导的判断水准及个人素质在用人上显得尤为重要。而谁来监督人才使用的公正、公平、科学、合理性,则是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研究生张成槐: 我的活有小学文凭就够了 张成槐,1995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物理系,河北科学院能源所工程师,在职研究生。后因带其搞课题的工程师退休,自己申请不到其他研究课题没活干。2002年,先在办公室当内勤,收房费、水电费。去年冬天院里改制搞竞争上岗,他因专业不对口开始在能源所传达室发报纸。 本人自述: 其实我现在做的活有小学文凭就够了,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院里一方面每年继续招收大学毕业生,而自己却在苦苦为岗位奔波。说实在的,在我们所里的科研人员中,我绝对不是最差的,但我的工种确实是最差的。 院方说法 科学院改制后,由于种种不适应,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创收艰难。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各个研究所只能压缩课题数量,出现像张成槐这样的在职研究生没活干的情况就不足为奇了。 记者点评: 张成槐的遭遇并不是单位人才多得用不过来,而是单位没有能力再给其提供岗位。这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紧迫。3名知识分子的遭遇虽然只是个案,但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政府需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当然,知识分子也应尽快适应社会转型期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