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报:快速准确地掌握疫情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11:44 生活时报 |
本报实习记者 韩东梅 日前,全国医院开始全面试运行“非典”病例网络直报系统。央视国际报道说,这一系统是国内第一个疾病“直报系统”,通过它地方医院将刚发现的疑似病例直接上报中国疾控中心和卫生部。 据了解,这一系统监测能力高于以前的“非典”监测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金水高表示:目前对SARS的传染规律还没有摸清,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遏制是最好的办法。这一系统的运行将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卫生部已完成省级系统的师资培训。本报记者在北京市“非典”与其他传染病防治培训班上了解到,根据全国医疗机构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网络直报工作通知的要求,在2003年10月10日前,全国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及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都将上互联网直接向国家CDC报告疫情。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谢学勤。什么是网络直报 据谢主任介绍,所谓网络直报,是指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上报疫情。这种方式方便、快捷,只要有电脑、电话线,能上网,就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报告疫情。对于传染病,以前医院采用手工登记、邮寄登记表的方式报告疫情,这种方式很慢,而且我国采用的是旬报制,实效性差,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关注疫情。 SARS疫情的爆发,暴露出“非典”防治工作存在的信息不准、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对《传染病防治法》贯彻不够深入、对疫情报告不重视、报告手段比较落后。网络直报的优点就是快捷,比较准确,而且资源能够共享。这套系统是由国家卫生部研发的,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培训北京各医院人员。为防止今冬明春SARS疫情的复发和流行,提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的敏感性,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2003年10月10日前,全国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及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都将上互联网直接向国家CDC报告疫情。 谢主任说,按照网络直报的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必须明确一名领导负责疫情信息工作,安排1—2名熟悉业务及能上网操作的工作人员作为直报报告人。没有联网的医院,由区、县CDC来录入、报告。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由一名中心领导负责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设置1—2名疫情报告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本辖区各级医疗机构疫情信息的审核、督导、技术支持等项工作,同时负责二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SARS疫情信息的收集、录入、上报工作。 谢主任还提到,现在实行的看病实名制也跟网络直报有关系,同时,北京市还通过监测发热门诊监测SARS疫情。北京市设置了58家发热门诊,医院每天通过网络上报发热病人情况。如果发现发热病人增多,就会派专家去了解原因,调查、核实情况,防止SARS疫情反弹。疫情报告病种 谢主任介绍说,我国法定传染病共36种,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5种,丙类传染病9种。 甲类传染病指:霍乱、鼠疫。乙类传染病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SARS。 疫情报告的程序是: 1、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在规定时限内向所在地的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必要时要做订正、死亡报告。 2、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为责任报告单位,建立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由预防保健科或病案室专人负责审核本院的原始传染病报告卡,发现错、漏,重新核实,并按疫情报告时限上报;发现专业管理的法定传染病(结核病、性病),向当地区县专业防治机构调查核实后及时报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区、县疾控中心:收集整理本地区的传染病报告卡,录入,建立疫情报告信息数据库,汇总当地疫情报告,计算各类指标,按时上报各类疫情报告。疫情报告时限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等病人时,应立即采用电话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SARS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详细询问接诊情况,并必须注明前几次的接诊医院。北京市成立了市级“非典”患者诊断专家组,12小时内请专家组进行判定,国家级诊断专家组24小时内到现场判定,都确诊后,2小时内上报。 谢主任还特别强调,发生疫情的单位或病人应自觉地、毫无保留地回答调查人员的调查。尤其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接触什么人、接触的方式等,以利于追查病源,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和隐瞒。稿件来源:生活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