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12:39 海峡网-厦门晚报 |
厦门人看辽宁③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一块热气腾腾遍体通红的长条钢坯轰轰烈烈地在钢槽中行进,虽然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脚下仍然能感到强烈的震动,额头上、身上的汗珠也冒了出来。 这是鞍钢热轧带钢厂1780生产线。在这条长达800米的生产线上,一块几十吨重的大钢坯得经过除磷、定宽、初轧、精轧、冷却等多道工序,最后通过地下卷取机卷出成品。中间几道工序里,这块钢还得折返几趟,不断调整厚度和宽度,以达到最初设定的值。钢槽里不知疲倦来回“跑动”的钢坯,活像《星球大战》中巨型的激光剑,呼啸而来,呼啸而去。 鞍钢被称为共和国的“钢铁摇篮”,铁矿石储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达到93亿吨,也就是说,至少还能开采两个世纪。2002年,鞍钢的产量已经突破千万吨。 想象中的钢铁企业,不是黑乎乎至少也是灰蒙蒙的。但在这个轧钢厂里,手能够摸到的地方都不沾灰,从厂里出来,拍拍身上也几乎没有一点灰。放眼望去,厂区里一片郁郁葱葱,连许多高炉外围的钢结构也都漆成了绿色。 “这就是我们的绿色鞍钢!”钢花旅行社的导游小王不无自豪地说,鞍钢3.8平方公里的厂区内,绿化面积已经达到四分之一。 10号高炉旁,停着一列据说有几十年历史的蒸汽机车,是用来运煤的,导游说,它们现在还能使用,其他的钢铁厂恐怕是没有了。鞍钢炼出的不仅是钢,也炼出过新中国火红年代里的“冶铁文明”,这种文明并未老态龙钟,反而在绿色中显出了它的勃勃生机。 经营城市“一箭双雕” 鞍山市长张杰辉是位哲学博士。张市长的名片做成彩色折页形状,打开后不仅有鞍山市区位图,还有鞍山市的简介,名片背景则是有名的二一九公园广场的“飞轮逐日”。 “这名片不仅是我的,也是鞍山的。”张杰辉说,他自己设计名片,而且名片的样式每年都要换,“因为鞍山每年都有许多新的变化。” 事实上,鞍山城市面貌真正的大变化是这几年才开始的。去年,“因钢立市”的鞍山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这在内陆老工业基地中绝无仅有。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鞍山还是“畅通工程”国家一等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市等。在张杰辉看来,这一切是功夫在诗外,鞍山有先天不足的地方,不见河不见边也没有港口码头,但要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就必须“押宝”。 他所押的“宝”只有四个字:经营城市。张杰辉说,有人认为城市建设是富人的事,是吃饱了没事才干的事,似乎内陆城市鞍山并不需要,但他不这么想,而且坚决地做了。 他把鞍山的“城市经营”归纳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城市当作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包括土地挂牌出让、公有房产有偿使用、广告设置权拍卖等等,总之,过去免费的现在都不免费;第二阶段是资本运作,就是把城市资产物化、量化,再以政府信用获得银行支持。鞍山请来国家开发银行进行评估,很快便获得了4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这样,城市发展的财力问题解决了,对外开放的思路也打开了,可谓“一箭双雕”。 这又使记者想起了辽宁省省长薄熙来的一句话:“城市本身是国有资产,是值钱的,而且可以通过经营城市这份国有资产来挣钱。城市不仅值钱,还可以增值,这个过程不是遥遥无期的。” 匠心独运的城市经营,使鞍山一举跨入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五十强。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9亿元,2005年预计将达到1000亿元。 我们在鞍山城市规划展示厅里看到了一个沙盘模型,这是2020年的鞍山。感觉起来很遥远,但张杰辉并不吝啬自己的想象力,他很简洁地告诉我们,未来的鞍山不但是中国的工业重镇,区域内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更重要的是,在全国、全世界都将有所作为。 离开鞍山的那天早上,鞍山电视台早新闻的最后一句话是:明天是“九一八”,全市将会鸣警报一分钟,特此提醒。憧憬在这一瞬被拉回了历史,沉吟间,辽河岸畔“渤海明珠”营口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辨。 (杨炜峰 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