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农民苦研香蕉树造纸技术(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2日12:50 海峡网-厦门晚报 | ||||
泉州永春县一位仅读到小学二年级、每天吃稀饭咸菜的农民,发明了可以代替木浆的香蕉树制造纸浆技术。不久前,记者看到了这种蕉树浆做成的纸餐盒、纸张,上面盖有权威检测部门的印章。 记者电话采访了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韩先生,他说,这个项目在挂牌交易前已经过省造纸协会多位专家论证,是个不错的项目。挂牌后已有南平造纸厂等单位前来洽谈,最后因为价格相差太大,没能形成交易。 宋先生最后从网上查到了梁来祥的电话,得知“香蕉树制纸浆”的项目在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费是1000万元。 香蕉树制造纸浆的理由 “眼见为实”,宋先生派公司职员与梁来祥一起到了福建省浆纸研究所。在那里,梁来祥当场取来一棵刚砍下的香蕉树,切碎、挤掉水分、送进打浆机、加入梁来祥自己配制的“梁氏一号”。不到3个小时,纸张制作成功了。经检测,所有的物理指标都超过了木浆。看来技术是真的,现在需要解决的,只是大规模投入生产时必须面对的细节问题了。 梁来祥说,我国是一个贫林国,而每年的用纸量在1亿吨左右,造纸原料供不应求。他经过几年的试验,终于找到了可替代树木造纸的原料——香蕉树。 据他测算,每15-20吨香蕉树可制1吨白干板浆,每吨总成本价在2000元左右。算下来,一年可为国家节约木材几十亿立方米,蕉农可增加卖蕉树的收入几百亿元。 颠覆传统造纸术 大半辈子几乎都在山沟沟里打滚的梁来祥已习惯了过苦日子。他3岁丧父,6岁随母亲到仙游县的一个穷山村生活。当时,家里连一学期1.5元的学费都交不起,梁来祥只读了两年书就辍学了。 1979年,他带着妻儿老小返回故乡永春县湖洋镇湖城村。他上山砍柴、到人家的桔园里锄草、下河捕鱼抓蟹、当挑夫,清贫而黯淡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1998年,年过半百的梁来祥突然将目光投向了乡村随处可见的香蕉树。当时,媒体正大力呼吁消灭“白色污染”,以纸质餐盒替代塑料餐盒。从小在山沟里长大的梁来祥知道香蕉树里有很长的纤维,能否用香蕉纤维制造纸餐盒? 1998年7月,他第一次切下香蕉树,开始打浆试验。浆打出来后,他用手臼将浆打碎,又用磨豆腐的机器磨浆,用过氧化氢漂白。之后,他把浆拿到一家机械厂,借用他们的餐盒机试制,结果失败了。 没有经过化学处理,浆不会脱水,但梁来祥不懂得制浆的程序,又不愿向别人讨教,只好自己埋头摸索。他找到了化学酶,用它脱胶,然后脱水,这回纸餐盒制作出来了。但一公斤酶价格100多元,一吨蕉树纸浆要用几十公斤,成本太高了。几经实验,他找到了替代品——乙酸,使成本下降了几百倍。 梁来祥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传统的制浆都是经过高压蒸煮,因为植物纤维只有经过高压蒸煮才能软化,可香蕉树的含水量高达90%,蒸煮后全部化成水,怎么办? 梁来祥找来几十种化学药品,反复试验,配制了被他命名为“梁氏一号”的打浆助剂,用鲜品香蕉树即可制浆。 蕉树浆制餐盒成功了,老梁又想试试造纸。他自己没有造纸设备,借用别人的造纸厂做试验又担心被人取笑,也怕技术被盗。后来,他花了儿子做生意用的6万多元,租用了仙游县一家糖厂的造纸车间进行试验,成功了。 “知音”难觅 1999年,老梁满怀喜悦带着纸样到省里检测。听说他只读到小学二年级,人家根本不相信他能够用香蕉树制纸浆,认为他是拿木浆来骗人的。 老梁有口难言:明明就是用香蕉树制成的,为什么人家不相信呢?他继续不停地试验,每次测试的物理性能指标都在上升,符合国家纸张标准。2002年2月,国家专利局正式受理了他的专利申请。 老梁的专利申请公布后,不少投资商来信要求合作,但后来都杳无音信。老梁说,现在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不要紧,最痛苦的是几乎天天有上门讨债者,因为没能及时交费,家里常被停电话、停水电。 老梁相信宋先生是有诚意的,因为宋先生为他支付了到福州进行检测的所有费用,还借他一笔钱为老母亲治病。宋先生说,要投入批量生产,还需进行更科学的论证。(刘丽英苏溪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