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白色革命”见成效奶业发展惠万家(通讯)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7日09:34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本报驻印度记者 张静宇 每日凌晨,当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市民还在睡梦沉酣之时,一辆辆满载新鲜牛奶的罐车便相继驶出位于城东的“母亲”奶制品厂,奔向遍布全市的680多家奶制品零售站以及城郊的流动售奶点,让市民们早晨一起床就能喝到新鲜美味的牛奶。 上世纪70年代初,印度政府继旨在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国民吃饭问题的“绿色革命”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又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饲养奶牛,希望通过迅速提高牛奶产量,实现增加国民营养、改善国民体质的愿望。为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先后投资近60亿卢比,在全国建立起200多座牛奶加工厂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母亲”奶制品厂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家。期间,印度全国牛的存栏量也有了大幅度增长,到1985年“白色革命”第二阶段发展规划结束时,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一养牛大国。据印度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2001年至2002年间,全国共生产牛奶8300万吨左右,居世界鲜奶及奶制品生产大国榜首。 营养学家的调查显示,按照国际公认的健康饮食标准,印度部分低收入国民的日常饮食品种偏于单调,营养配比失衡,对约占印度国民半数的素食者来说,其脂肪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也显得严重不足。“白色革命”实施后,充足而且物美价廉的牛奶供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印度国民的日常营养问题。寻常百姓只要花上10个卢比(约两元人民币),就可以随时在邻近的奶站买到一升冷藏的新鲜牛奶。政府还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专项补贴,使更多的国民能够分享到“白色革命”的成果。 印度发展牛奶业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是政府在规划启动之初就制定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除了少数种牛繁殖场之外,印度全国基本上没有成规模的奶牛饲养场,每天向市场供应的鲜奶几乎全部来自个体农户。这种做法或许有违现代化集约生产的原则,但它却符合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户正是靠饲养奶牛或水牛并向市场提供鲜奶而获得宝贵而稳定的收入。从消费角度考虑,分散饲养、集中加工的方法降低了牛奶的生产成本,也就相应地降低了消费成本。而政府在制定相关价格政策时,也兼顾到养牛户、加工厂与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记者在“母亲”奶制品厂采访时,经理阿杰·库斯拉介绍说,该厂每天用于生产鲜奶和奶油、奶酪、冰淇淋等各式奶制品的170万升牛奶全部来自首都周围8个邦的8万多个村庄。这些牛奶从产出到加工一般要经过三个过程:首先,村民每天将自家产的鲜奶集中送往当地具有合作社性质的牛奶收集站,由收集站工作人员进行初级检验并过秤登记后,奶厂的保鲜罐车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将牛奶送进厂里。各收集站还负责根据牛奶质量与厂方商定价格并定期结算,把现金送到农户手上。其次,每车鲜奶进厂后,首先要过严格的抽样化验关,由质检人员对牛奶进行多达16项指标的综合测评,只有全部指标合格的牛奶才被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最后,在加工车间,牛奶在电脑程序的控制下,在全封闭的无菌环境下完成提纯、杀菌、营养调配等加工处理的全过程,从而保证送到每一位消费者手上的牛奶都符合安全饮用标准。 这种三级生产过程虽然相对简单却很实用。为了减少源头污染,保证牛奶质量,奶厂经常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向各地养牛户讲解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对他们挤奶的操作过程进行具体指导。此外,厂里还规定了牛奶从产出到进厂加工的最高时限,避免由于运输延误造成牛奶变质。为了对消费者负责,厂里对每一辆牛奶运输车辆都要进行严格的日常消毒清洗,以防止在流通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地保证了牛奶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很多消费者在参观工厂后,都对放心食用本地的奶制品增加了信心。 (本报新德里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