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金茂起争议:二人转该进宾馆还是剧场?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9日14:49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9月29日电稀奇真稀奇,东北“二人转”上周居然包机来到上海,把一台黑土地上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带进了富丽堂皇的金茂大厦名人剧场。 据解放日报报道,周四晚首场演出,这台“东北大菜”赢得了在座者的喝彩。拥有300多个座位的剧场座无虚席。 一群着红裤红肚兜的东北少女,载歌载舞跃上舞台,把浓郁的东北风情带进了剧场。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此番《刘老根》班底的人马多半来到上海,“刘老根”的秘书、二柱子、杏花等剧中人,都以全新的“二人转”形象亮相。记者身边两位年轻女观众坦言,“二人转”的唱词基本没听懂,但演员表演活灵活现,又会绝活,所以还是感到很可乐。演出长达三个小时,全场少见有人中途“抽签”。最后登场的赵本山激动地说,“二人转”的最大功能就是给人以快乐。拥有300年历史的“二人转”今天终于走进了大上海,称得上圆了几代辽宁民间艺人的梦。 “二人转”是否上得了春节晚会? 本山大叔就是有号召力。首场演出的观众席中,人们发现了姜昆、冯小刚等京城演艺圈“大腕”的身影;2004年央视春节晚会总导演袁德旺也专程到场观看了演出。不愿接受采访的袁导无意透了个底:“这次不是来看节目,而是看观众!”原来,袁导想看看上海以及南方观众对“二人转”着迷不。赵本山的小品历年在春节晚会上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山已透露明年将和宋丹丹、范伟合作;至于节目内容,袁导称自主权在本山那儿。“二人转”是否会在春节晚会亮相?袁导大老远跑上海看“刘老根大舞台”演出似乎有迹可循。 “二人转”真是一种城市时尚? “赵本山‘二人转’的幽默元素是南北共通的,我看不存在地域问题。”袁导一句话,摘掉了“‘二人转’不服南方水土”的帽子。如果“二人转”上明年的央视春节晚会,它能否与整台晚会主推时尚的步调一致呢?沈阳媒体称袁导说:“时尚就是让百姓喜欢的艺术。到沈阳看‘二人转’之后,我就有种发现至宝的感觉;这次我又体会到南方观众的反应。我想这就是一种时尚。”问题是,当晚进金茂的不少观众都表示,他们对“二人转”并不了解,而是冲着赵本山而来。没了赵本山,上海观众会不会专为“二人转”“埋单”?现在难下结论。值得一提的是,赵本山在“二人转”行当里并非第一,而且他的成名也依赖在央视演的小品。“二人转”曾上过辽宁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可惜只是在自己家里热闹。它能否让全国人民跟着乐,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二人转”该进宾馆还是剧场? 部分业内人士也有疑虑:全国人民都想看赵本山,本山大叔却走进豪华的宾馆里演出。在这里,即使满座也不过300多人。这到底是喜呢还是忧?“二人转”是植根于民间土壤的曲艺奇葩,想必应在最大众化的场所表演给大众看。如今进了亚洲第一高楼,最高票价定到880元,最低也要180元,准入门槛抬高,岂不是将普通民众挡在了门外?长此以往,“二人转”还能是民间艺术? 持不同论者以为,赵本山以连续剧《刘老根》为纽带,将散落在民间的“二人转”艺人集结起来,成立了辽宁民间艺术团,使之在东北各地重焕生机,同时又在山西建了两家辐射华北的“二人转”剧场,走的就是市场化路子。进金茂演出,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就好比中国的民族艺术走进巴黎凡尔赛宫,虽未进入主流剧场一样,也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因为我们的眼光不必太过挑剔。 有位文化人认为,大都市应以吸收四面八方的文化为标志,哪种文化有生命力就吸收哪种。“二人转”在东北很火爆,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我们这座城市有没有能力将它吸收进来,从而创造出我们自己新的城市文化呢?话是没错,关键是民间曲艺进入城市后,是锁在宾馆供少数人欣赏呢,还是让它在大众化的剧场供普通百姓观赏?两者的意义和结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洪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