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的一半(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03:55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 ||
年近七十的张贤亮显得更加达观,在谈到比他大两岁的王蒙时,他说:“王蒙一直把文学当成自己的生存状态,这是我所做不到的,更是我无比佩服的。作为同时代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跟他心心相应,他在想什么,我反问自己就知道了,但这心心相应有可能是‘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我应他,他未必应我。”张贤亮的聪明和才华在文学上是一开始就被认可的,但他对于现实的迁就也是从来都不否认。很多人猜测,张贤亮从一开始就没有作僧侣一样思想者的心理准备。他说:“我不学无术啊!”他说:“我不是理想主义者啊!”一个年近七十,成就不低的作家,在公众场合自然地发出这种声音,十年前或许会引起一片哗然,但在今天的文学圈子内外,这样的声音或许已经不再刺耳。 若干年前,曾有批评认为张贤亮这样的“享乐主义作家”,是为人所不齿的,但在文学的启蒙时代已经过去,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都不再阅读《绿化树》、《灵与肉》这样的作品时,张贤亮的人生文本或许显得更有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