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03:57 青岛新闻网-青岛早报 |
人生哲学有两种进路,一种是从实践方面来谈,强调通过人生实践,主动地改变世界,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完成自我,一种是从虚践方面来谈的,强调通过精神虚践,自我修炼,通过压抑自我的个性、减少需求来适应社会,王蒙的人生哲学主要是后一种。 王蒙的哲学充其量不过是老庄的翻版,至少从“退”的人生态度上讲是这样的。但是,老庄用木头、小鸟、大鹏等自然意象构筑了一个神奇的哲学世界,我常常反复玩味,觉得其中有超然出世的人生大境界在,虽然这种避世哲学是我所反对的,但是我却不能不对之怀抱敬畏。 王蒙也承袭了传统儒家的思想,他特别强调心灵的“自足”和“自适”。对于个人修养,特别是以心为本体的修养方式。 这样来看,王蒙的境界实在不大,他有的只是智慧。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人生观会在中国流行,何以出现王蒙“我的人生哲学”畅销的局面?因为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崇拜这种智慧哲学的。 这是中国人的根本性欠缺。有智慧但是没有信仰,有感念但是没有勇气,只求一己之明哲保身,不愿意看世界。 王蒙本来不是这样的,写《组织部来的年轻人》,甚至写《坚硬的稀粥》的时候的王蒙也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今天会这样?也许王蒙老了吧?老人会有老人的想法,尤其是一个非常智慧的老人,他会为他的一生做总结,会觉得自己成功的一生有很多经验可以传授,可是这种人生经验呢?实在不过是老人受了过多的人生折磨也享受了不少的人生快慰之后的黄昏哲学而已。葛红兵(节选自葛洪兵《他的“黄昏哲学”贻害无穷》,作者为知名学者,这虽是一篇不深及文学的批评文章,但在刚刚闭幕的研讨会上,这样的声音却是缺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