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一棵树上吊死”? 有感于刘英点球“雪耻”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07:31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九日电 评论:何必“一棵树上吊死”? ――有感于刘英点球“雪耻” 中新社记者王祖敏 中国人习惯于以“在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作为衡量一个英雄的尺度,也许正是基于这个“尺度”,在北京时间今天上午十一时开始的中俄之战中,上演了刘英点球“雪耻”的一幕。 当比赛进行到第二十分钟时,中国队获得点球机会。此时,中国队已以一比0领先,如果点球踢进,中国队获胜前景将一片光明。但主罚点球的刘英却因过于紧张或是过于追求角度,将点球踢偏,使中国队丧失了一次扩大比分的绝佳机会。 这一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四年以前的上届世界杯赛。当时中、美两队在冠亚军决赛中相遇,比赛进入到了点球决胜负的白热化阶段,在双方点球二比二平的关键时刻,刘英上场主罚,球却让守门员扑住,中国队最终与世界杯金牌失之交臂。 刘英希望以罚进点球雪耻,中国的队员和教练也希望给刘英创造机会,这份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上届世界杯赛的关键时刻,刘英点球未进,心理已经留下了沉重的阴影,今天再罚,心理负担肯定过重。幸亏中国队最终以一比零获胜,如果俄罗斯队将比分扳平或超出,不仅中国队无缘小组第一,在八强赛中将遭遇夺冠呼声颇高的德国队,给进军四强带来更多的困难,刘英本人也将再次成为千夫所指,在心灵上受到更大的伤害。 大赛的胜负关系到一支球队甚至一个国家的荣誉,何必为了一个人的“英雄情结”去冒险?正如在今天的赛场,刘英不仅不能证明什么,反而使自己陷入更深的尴尬,岂不得不偿失? 一名优秀运动员也不是全能的,没有必要求全要求自己而戴上不必要的枷锁。据悉,球王贝利就曾称他最讨厌罚点球,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球王”的声誉。 “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诚然是“英雄”所为,但也不是衡量英雄的唯一标准。足球比赛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刘英有很多机会和渠道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何必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 希望在下次大赛中,即使是刘英主罚点球,也是因为她确实具备这个能力,而不是仅仅为了挽回什么“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