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次性作战理论”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07:46 解放军报 |
作战理论也有一次性?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近来却叫得很响。所谓“一次性作战理论”,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作战理论不能反复用于作战实践。 技术超速发展为“一次性作战理论”提供了物质基础。作战理论的产生、发展受制于生产力水平,决定于科学技术和军事战略。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作战理论的变革,这是作战理论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多年来,美国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对军事高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和利用。1981年至1990年,美用于军事科技研究与发展经费达551亿美元;1991年至1995年,每年军事科技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近400亿美元;在新世纪第一个5年计划中,在原有预算的基础上又追加1100亿美元,专门用于技术转型接轨,加强了对微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开发。可以说,巨额投资加快了技术的发展,使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加速了作战理论的更新。如远程精确打击弹药促进了精确打击和超视距打击理论的发展,海军登陆装备的发展衍生了“超地平线登陆”概念…… 理论更新周期缩短为“一次性作战理论”提供了机遇。新的作战理论的产生,往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冷兵器时期,作战理论更新的周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然而,进入热兵器时期,战争频繁发生,武器装备竞相发展,作战理论更新周期变短了。如马汉的“海权论”和杜黑的“制空论”从提出到运用于指导战争,经历了30-100年的时间,而美军的“空地一体战”理论从提出到运用于实战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作战理论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各种作战理论层出不穷,“外科手术式空袭”、“非对称作战”、“非接触作战”、“全纵深作战”、“网络中心战”和“全频谱作战”等令人目不暇接,作战理论的“一次性”效应越来越明显。 注重战略筹划是“一次性作战理论”产生的助推器。在军队建设和发展战略上,有许多问题是不透明的,其中充满人为设计的“迷雾”,为进行理论威慑和战略欺骗留出空间。美军强调,由于战略具有全局性、方向性和不可逆转性,因而战略层次上进行威慑欺骗比其他层次的影响大得多。美国热衷于扮演“狮子”与“狐狸”的双重角色,即实力与诡计并用,靠理论威慑和战略欺骗填补“战略真空”,谋取战略主动。冷战期间,美国制定“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企图靠“完美无缺”令对手难以捉摸的“影子战略”来夺取战略主动权。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变,地区热点、冲突频繁,美国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军事战略,并通过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及各种新作战理论的强化,以弥补实力不足的“缝隙”……美军曾经毫不讳言地指出,先进的作战理论本身就具有威慑和指导的双重作用。“一次性作战理论”无疑具有与对手打心理战,进行理论威慑和战略欺骗的成份。(解放军报2003年09月30日第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