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脉沉沉贯黔中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08:47 贵州日报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先秦时期贵州高原上的夜郎、且兰、句町、漏卧等部落方国文学艺术状况的文献记载。但是,从西汉到清末两千余年漫长岁月中,贵州各族人民在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融合过程中,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文学艺术。仅在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的记载中,就包孕了自汉直至明、清、辛亥革命约两千余年间,贵州籍及流寓贵州而终的前贤名家著述1932部,再加上所附流寓著述34部,达1966部之多。1996年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编印的《贵州古旧文献提要目录》,收录了贵州古旧线装图书及稿本1154种,其中也有大量贵州人著作。这些著述可以使人们领略到汉代以来两千多年间,贵州这片土地上所产生的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文化面貌。

  成书于汉武帝之世的犍为文学舍人所撰《尔雅注》三卷,先于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熙的《释名》,后世称其“注古所未训之经”,“通贯百家,学究天人”。此书直到清末,一直是历代研究经学、小学者案头必备之书。曾向通西南夷的司马相如请教写作辞赋方法的名士盛览,后来写出了《合组歌》、《列锦赋》等著名作品。东汉安帝时期,毋敛(今贵州正安一带)人氏尹珍,跋涉千里,赴中原“从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成为开辟南中国文化的著名学者。汉代等郡的各族人民在铜器、陶器制造和碑刻等方面的突出艺术成就,可以从兴义出土的汉铜马车,清镇、平坝、桐梓等地出土的汉墓文物中窥见一斑。

  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在明代建省以前,分属于邻近各大政区,时而经制,时而羁縻,或置或废,或分或合,更由于天灾人祸,战乱兵燹,地远山高,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贵州古籍文献存留很少。但是,从今世在平坝等地发掘的古墓葬中,一批批陶瓷器皿、金银铜饰、石砚、水注等器物,证明这一时代的贵州工艺美术品品种不少,而且相当精美。此后,唐王朝对边地的扩张,中原文化对播州的影响,流徙夜郎黔中的官吏传播文化的作用,无不促进着古代贵州文化的发展。官吏往返中留下了不少著名诗文;李白、杜甫、孟郊、刘禹锡、白居易、刘长卿、柳宗元等著名文人,也都留下了不少与黔中、夜郎有关的诗文。“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以为乐”的民俗也十分繁盛。及至宋元,贵州地区建孔庙、开科举、置学舍,为贵州培养了如冉王进、冉璞等一些杰出人才,出现了何大观、田庆裕、张汉英等书法家。保存至今的遵义杨粲墓石刻,更说明了当时雕刻工艺的精美绝伦。宋时,地方的入朝使团在朝廷上轻歌曼舞作艺术表演,“一人吹匏笙为蚊蚋声,数十人宛转旋舞,以足顿地为节,名曰水曲。”在元初,还出现了如杨汉英的《明哲要览》90卷、《桃溪内外集》64卷这样的作品。

  明代的贵州,文学艺术有了空前发展,出现孙应鳌、李渭等一批贵州籍学者。文学作品以诗为盛,以致后世的莫友芝有“黔至明始有诗”之说,见诸记载的名诗人就有80多人。

  至清代,贵州的各族文学艺术更有长足进步。诗古文辞、戏曲小说等各方面都有建树。见于著录的文学家、诗家478人,其中有郑珍、莫友芝等海内知名学者,有“南黎北薛”之誉的桐城派散文家黎庶昌,以诗词名世的周起谓(渔璜)、江、章子和、张鸿绩、姚华等,以书画驰名的王恩诰、严寅亮、何威风、周婉如(女)、陈燮龙、袁思

  革华等。自明末昆曲传入贵州后,至清康熙时,在贵阳时有昆曲的演出。乾隆时,秦腔传入,颇受贵阳居民欢迎。嘉庆、道光年间,贵州洋琴、青岩唱书、安顺民间唱书、贵阳评书等曲艺种类,也开始形成和流传。苗、布依、侗、彝、水等少数民族曲艺的演唱形式和曲(书)目,也都有较大发展。四川评书此时也进入贵州,在贵州境内许多城镇演出。布依戏开始在布依族民间出现,道光初年侗族戏师吴文采创造的侗戏也逐渐在侗族人民中传播。大约始于元代、由“冲傩还愿”演变而来的傩堂戏,明清时在黔东一带盛行。贵阳、安顺、都匀、兴义等地的汉、布依、仡佬等各族农民,逢年过节时沿袭明代跳“地戏”的传统,并不断丰富其艺术内容。清代的雕刻、织染等工艺更为出色,保存至今的安顺府文庙浮雕石龙柱,是贵州匠人的杰作;苗、布依、侗、水、仡佬等各民族制作精美的刺绣、挑花、蜡染及各种金、银等金属工艺饰物,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和审美趣味。特别是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的各族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歌舞,从清代以来有了进一步发展,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成为贵州文学艺术的瑰宝。

  清末,戊戌维新后,维新思想传入贵州。1911年9月辛亥革命前夕,黄齐生以何腾蛟事迹为题材,著川剧《大埠桥》,并在贵阳达德学堂大院演出。1913年10月,贵阳达德学校十周年校庆晚会上,演出了由黄齐生执笔编写的贵州第一部话剧《维新梦》。这是贵州话剧演出的开始,亦可视为贵州新文化之滥觞。

  一代又一代的贵州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被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不仅外界不识贵州,视为“蛮荒”,就连贵州人对自己的文化也知之甚少,妄自菲薄。此种状况,今天理应有及时而切实的改变。

  作者:何光渝 编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无线国庆贺礼 打开礼包 惊喜不断 爆笑连连!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曼妙体验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最爆笑精彩的笑话
让你想不笑都不行
图片
铃声
·[王 菲] 英雄
·[和 弦] 哆啦A梦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中国国际机电博览会
最安全稳定的企业邮箱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节省85%广告费用
想到国外去上学(豫)
企业“零”成本推广
“占便宜”到底!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快快乐乐
看笑话
轻轻松松
过长假
法官:你竟敢白天调戏女士,我要重判你。犯人:法官你…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