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军106医院完成国际首例运用超声技术的先心病手术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17:33 人民网 |
人民网济南9月30日电不用开刀破胸,也不用“吃射线”,而是借助于最新的超声技术,通过一根细细的导管将一把神秘的“小伞”送进心脏里,从而封堵了房间隔缺损,矫正病人的畸形心脏。今天,济南军区106医院宣告这一国际首例手术成功完成。 15岁男孩霍晨(化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两岁时被确诊后,一直未作进一步的检查治疗。最近,他常常感到心慌胸闷,气短无力。9月26日,霍晨来到106医院心外科治疗。经检查,霍晨被确诊为房间隔缺损,而且心脏异位,位于身体右侧。 据106医院心外科主任乔彬介绍,像这种先心病,如果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是“开胸”进行手术矫正,创伤和风险较大。但现在一种名为“三维超声成像”的新技术则可以不用开胸,同样可以进行心脏矫正手术。 据介绍,三维超声心动图是飞利浦公司去年底推出的新技术,相当于把患者心脏的活体模型呈现在医生面前,从而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心脏疾病的准确诊断和介入治疗。 今天上午9时,经过精心准备和论证后,乔彬和他的助手们开始对霍晨进行手术。记者从手术室的电视监控画面上看到,霍晨下肢局部麻醉后,在超声独立引导下,医生将一根细细的内有导引钢丝的导管从右腹股沟的股静脉进行穿刺,经股静脉、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穿过房间隔缺损进入左心房。 下面完成的手术是最关键的一步。一柄收拢了的直径约1厘米的“小伞”放入导管,然后被送入到左心房处,经过技术人员的操作,小伞在房间隔缺损处释放,恰好撑开在缺损处,等于给缺损的小洞封上了一扇门。这柄俗称叫“小伞”的物件医学上叫封堵器,系用合金材料制成,被广泛应用在医学临床上。 今天上午11时,106医院心外科主任乔彬走下手术台,宣告手术成功完成。乔彬称,运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独立引导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个突破,而且经文献检索,这一手术国内外尚无先例。(赵治国李义福)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