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铁”背景下的中日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01日04:01 环球时报

  金熙德

  “京沪高铁”从“水到渠成”到半途受挫的过程表明,当前新条件下的中日政经互动问题,已成为中日关系必须正视的现实

  在两国关系中,政治与经济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两者相互冲突时,是致力于淡化经济关系中的政治因素还是偏重于以政治标准决定经济关系,则是一个政策选择问题

  中日关系的复杂性给推动对日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积极推动经济关系,又要妥善处理政治问题;不因政治摩擦而牺牲经济关系,也不因经济关系而丢弃政治原则

  近来,“京沪高铁”项目引发了新一轮的中日关系讨论,同时也引出了更广泛的话题———如何看待内政与外交、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此展开积极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加成熟地处理经济开放与政治因素的互动关系。

  “京沪高铁”,牵动政治神经

  “京沪高铁”设想始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前期进入论证阶段。这一巨型项目当即引起了世界关注,德、法、日成为争夺该项目外方参与权的主要竞争者。各方都未雨绸缪、官民一体,总统、总理争相开展高层经济外交游说中方。

  近十年来,这一项目的论证过程充分显露出内政与外交、经济合理性与政治敏感性之间的复杂互动结构。一是国内决策层次,即“磁浮式”与“轮轨式”两种方案之间的论证对比过程旷日持久;二是外交决策层次,即我国在德、法、日之间选择何者为主要合作伙伴成为一个各方关注的焦点。前些日子,媒体传出国内决策将近尾声(近又传出并非如此)。顿时,外交决策的复杂性立即浮出水面,国内迅速形成了强烈反对日本参与该项目的舆论。

  日本从“京沪高铁”酝酿之初就表现出浓厚兴趣,动员可观的人力、物力展开了对华公关活动。然而,上世纪90年代正值中日关系进入冷战后重新定位、重新调整时期。日本以其政界“总体保守化”为背景,在历史、台湾及领土等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对华强硬举措,不断刺激和恶化着我国的对日舆论,中日关系出现了“政冷经热”局面。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有关专家、学者们面对中日关系的“政冷经热”局面,积极寻找两国关系发展的“新增长点”。其中一个思路,就是建议围绕“京沪高铁”建设推动新一轮中日合作,以期达到“以政治促经济,以经济促政治”的双重效果。

  然而,90年代后期以来,中日关系出现了新局面。第一,崛起中的中国在对日关系上日益自信和主动,日本却出现了“中国威胁论”蔓延、对华强硬言论时髦的现象。第二,中日经济与民间交流空前发展,日本政界和舆论却日趋僵化,中日“政冷经热”局面呈现慢性化趋势。第三,中日大众交流迅速扩大,因特网快速普及,中日舆论出现短兵相接之势,一方的刺激性言行瞬息引发另一方的激烈反应。

  近年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三年执意参拜供奉着侵略战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一些政要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肆无忌惮,一些主要媒体无所顾忌地推动否定侵略历史的进程以及爆炒“沈阳领馆事件”之类精心导演的新闻诋毁中国形象。这一趋向在中国舆论中不断激起了强烈反应。在此背景下,当媒体透露我国即将就“京沪高铁”做出决策时,德、法、日迅即行动,我国则出现了抵制日本参与的舆论。

  去年纪念中日复交30周年之际,曾传闻日本将“水到渠成”地在“京沪高铁”竞标中胜出。今夏,日本媒体称中国高层即将做出决策,日本可能稳操胜券。日本政府当即表示将对这一项目提供支持,一些媒体和企业则已开始讨价还价,放出“出口部分技术吃亏”、“中国必须接受全套新干线”的风声。然而,中国出现强烈抵制日本参与的舆论,想必是日方始料不及的。

  “京沪高铁”,牵动了中日政治关系的敏感神经。从“水到渠成”到半途受挫的过程表明,当前新条件下的中日政经互动问题,已成为中日关系必须正视的现实。

  “政经分离”,还是“政经不可分”?

  对于中日关系来说,政经互动问题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话题。在中日复交前的冷战对峙期,中国曾采取“政经不可分”方针,旨在以经济与民间交流推动政治关系。日本则采取“政经分离”方针,意在绕过政治问题而维系经济关系。然而,在实际操作上,日本始终采取了以政治标准限制对华经济关系的方针,如参与“巴统”的对华禁运、在美国或台湾的压力下中止对华经贸商谈等等。

  战后日本在东亚地区的经济活动曾多次引发抵制运动,原因就在于其侵略历史在各国造成的反感和戒备。1974年田中首相访问东盟各国时遇到了强大的反日浪潮,切身体会到努力消除日本侵略战争后遗症的必要性。这也成为1977年福田首相访问东南亚时发表以“不做军事大国”为中心的“福田主义”的前提。

  在我国,上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都曾出现以大学生为中心、以“抵制日货”为口号的反日游行。90年代,日本的“经援政治化”令国人再次领略了经济合作附带政治条件的苦涩。21世纪伊始,三菱越野车质量、日航服务、东芝电脑性能等新的问题一度大有向中日“民族对立”发展之势。“大葱贸易战”硝烟乍起,预示着继日美经济摩?镣顺敝笾腥湛赡苡淳媚Σ疗?

  发阶段。今夏出现的这场“京沪高铁”

  舆论,则使中日政经互动呈现出互联网时代特有的更为复杂和敏感的局面。

  在两国关系中,政治与经济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是由相对不同的逻辑支配的两个领域,前者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后者则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等为主要目的。两者相互冲突时,对于两国的决策者来说,是致力于淡化经济关系中的政治因素以推动“政治经济化”,还是偏重于以政治标准决定经济关系以造成“经济政治化”,则是一个政策选择问题。无论是“政经不可分”还是“政经分离”,都不可能得到绝对实现,而只能在当时内外环境的容许范围内得到相对实现。

  最近围绕“京沪高铁”而出现的舆论表明,中日关系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相互作用环境之下,这一变化正促使中日双方相应做出新的政策调整。

  中日如何推动相互经济关系?

  当前对于我国来说,日美欧是最重要的三大经济伙伴。其中,中日经济关系在总体上大于我国与任何一个西欧国家的经济关系,与中美经济关系相比则各有千秋。毋庸置疑,中日经济关系的主流是互惠互利,“谁也离不开谁”。

  然而,由于两国间存在着历史、台湾等敏感问题,使中日关系具有异常的复杂性,即经济上相互依赖,政治上极为敏感,始终受到政经复杂互动的困扰。最近国内出现了抵制日本参与“京沪高铁”项目的呼声,但对德法两国的参与则未见谁在反对。可见,中日关系确实不同与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关系。

  近来国内反对日本参与“京沪高铁”项目的理由有以下两类:一是源于“高铁”以外因素,包括对日本在历史、台湾、领土等问题上做法的抗议,以及对日本半途介入与我国争夺俄罗斯输油管道项目并配合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华施压的反感。二是源于“高铁”本身因素,包括对日本军工骨干企业可能参与这一项目表示反感,并担心日本将来在“高铁”项目上可能对我要挟,从经济安全角度反对把中国铁路动脉交给日本掌握。

  “京沪高铁”问题表明,中日舆论对两国经济关系的影响日增。中日两国政府能否驾驭局势,因势利导?双方能否改善相互舆论环境,促其形成良性互动局面?如果日本高层在历史、台湾、领土等问题上固执对华强硬路线,则将给中日经济关系带来持久的负面影响。

  经济关系的宗旨是互惠互利。日本要想在中国的大型建设项目中得到更多参与机会,就应更加努力在其国内和中日之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避免在两国间敏感的政治问题上继续做出刺激中国舆论的举动。

  对于我国来说,中日关系的复杂性给推动对日关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努力防止陷于非此即彼的思维误区,寻求找到最佳平衡点。就是说,既要积极推动经济关系,又要妥善处理政治问题;不因政治摩擦而牺牲经济关系,也不因经济关系而丢弃政治原则。

  从我国对外经济的角度看,基于引进资金与技术的最大合理性来选择合作伙伴是顺理成章的。然而,对民意和外交的权衡,势必增大这一政策选择的复杂性。“京沪高铁”,究竟将是政治决断,还是经济招标?具体而言,它将是以自主开发为主,引进技术为辅?还是以引进全套技术与设备为主,再逐步推动国产化?它是作为一个“友好项目”,以政治考虑判给某一国?还是采取国际招标方式,以确保技术转让和经济安全为前提,公开、公平、透明地选择合作伙伴?

  “京沪高铁”决策,显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涵盖的问题并不止于一条铁路。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无线国庆贺礼 打开礼包 惊喜不断 爆笑连连!
  企业法律顾问精品课堂 新概念--英语学习的阶梯 考研全系列课程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曼妙体验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最爆笑精彩的笑话
让你想不笑都不行
图片
铃声
·[谢霆锋] 第二世
·[和 弦] 东方红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山东政府招商机构推介
解放全国七百万牛皮癣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解放1.3亿糖尿病患者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节省85%广告费用
想到国外去上学(豫)
企业“零”成本推广
“占便宜”到底!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快快乐乐
看笑话
轻轻松松
过长假
法官:你竟敢白天调戏女士,我要重判你。犯人:法官你…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