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用户开明又要企业争气(如何加快重大装备工业发展(19))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08日07:07 人民网-人民日报 |
加快发展重大装备工业,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必须依靠制造部门和使用部门的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开明用户和企业争气,是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成功的关键。 所谓开明用户,一是勇于采用、支持国产设备,善于利用宝贵的市场资源帮助企业引进技术,为制造部门提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二是对制造企业严格要求,积极帮助和督促制造部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设备国产化水平的提高反过来也会降低用户的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具有长远眼光和大局意识的开明用户,是重大装备顺利实现国产化的前提和基础。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不仅仅是技术、经济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发展我国重大技术设备,振兴国内工业的大问题。这是开明用户的大局意识和政治责任感。 同时,作为制造企业一定要牢记,用户开明只是为重大装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或者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究竟能否真正振兴装备工业,国产设备能否真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得住脚,关键还是企业自身。企业自身要争气,要牢固树立用户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对工程负责,为用户利益着想,要在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通过自身的工作和业绩取得用户的理解和信任,并在加快消化、吸收、提高上下功夫,真正为用户提供高技术水平、优质、价格合理的产品。应该讲,我国的装备工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许多经验,重大技术装备的技术、质量以及服务意识和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也确有一些企业不争气,产品质量差,交货不及时,服务跟不上,消化、吸收、提高不快,使得用户部门不愿采用国产设备。 从实际情况看,凡是制造部门和使用部门互相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比较好的,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就比较顺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重大工程项目是宝钢三期和三峡工程。三峡开发总公司是一个相当开明的用户。三峡工程涉及水轮发电机组、高压电气设备、直流输变电设备、船闸等一系列重大技术装备,有些设备堪称世界之最。三峡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国外中标商必须同中国厂商“技贸结合、转让技术、联合设计、合作制造”。三峡工程先后三次分别对三峡左岸14台水轮发电机、直流输电设备和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国际招标,都做到了既签订采购设备总合同,又签订引进技术和国内企业参与合作生产的分合同。通过采取引进技术与国内分包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了我国水电的制造技术水平,为下一步国产化打下了基础,使国内企业在右岸机组三期工程招标中,具备了独立设计和生产制造的能力。 宝钢也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用户。宝钢工程在一、二、三期工程特别是三期工程建设中,坚持“引进、学习、创新”的方针,重视和实施设备的国产化,以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大大促进国内机电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宝钢工程从引进成套设备到设备国产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期工程全套引进,设备国产化率为12%;二期工程合作制造,包括部分合作设计,设备国产化率为61%;三期工程以国内设计和制造为主,部分装备采用“点菜式”或小成套引进,国内总成,设备国产化率达80%以上。在工程建设中,国产设备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经宝钢和制造企业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宝钢工程指挥部采用全过程的设计、设备制造、施工、生产“四结合”协同合作的体制,特别是采取了全过程的业主负责制,即业主全过程主动参与设备制造管理工作,将实现业主的高质量和按期交货的目标和要求,贯穿于设备供应管理的全过程。用户部门与制造部门配合,实施以质量和合同进度为重点的检查制度,及早抓住机会对主要矛盾进行协调,攻克了一个个难关,确保了工程建设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 正是由于像宝钢和三峡这样一大批开明用户的支持,加之国内制造业市场竞争意识的提高和自身的争气,20多年来,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在技术、质量和管理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如发电设备行业20年前还不能制造的30万、60万千瓦机组,通过电力部门和制造部门双方的协调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现已成为我国的主力机组,并具备成套出口的能力,价格只相当于国外同类设备2/3左右;哈尔滨、上海、四川等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基本具备了与国外大公司竞争的条件。 加入WTO后,我国装备工业正面临着国际装备工业激烈竞争的挑战。国内制造企业只有彻底转变观念,振奋精神,不断改革创新,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与开明用户密切配合、协作,努力提高自主开发、研制、创新能力,千方百计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需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从而为我国重大装备工业的发展和壮大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