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说话:谁不欢迎“互联网式的民主”?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6日01:13 人民网 |
网友:邵道生 对我们社会来说,“互联网式的民主”是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新鲜事物”、“新生事物”,因此,举双手赞成以示欢迎的有之,将头直摇以示反对的有之,当然,那些不表态的、要看一看的亦有之,这就叫“社会态度”。 笔者本是心理学出身,因为在社会学所躭的年头多了一点,就被他人“误认”为是研究社会学的,但多年做学问始终有一个“啫好”,即喜欢从社会动机研究人的“社会态度”,从人的“社会态度”研究社会问题发生的原因,所以,我的文章自然就烙上了浓浓的、不同于他人的社会心理学痕迹。对“互联网式的民主”,我肯定是属于“举双手赞成欢迎的”中的一个。所以,本文主要想谈谈为什么有些人不赞成、不欢迎甚至反对“互联网式的民主”。当今持这类态度似乎还不少,就其主要的类型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受“互联网式的民主”批判、鞭鞑的贪官污吏、腐败现象肯定是不赞成、不欢迎甚至反对“互联网式的民主”的。近年来“互联网式的民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就是“配合”社会反腐败,反贪官污吏,矛头集中,火力极猛,对腐败现象、贪官污吏之讽刺、挖苦、抨击,比“传统媒体”要厉害得多,有的“杂文”比当年的鲁迅还鲁迅,更厉害的是它为社会出了反腐败的许许多多“高招”(这当然得归功于互联网环境的宽松)……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腐败分子、“被嫌疑腐败分子”以及“沾了腐败边的腐败分子”怎么会欢迎“互联网式的民主”? 第二种情况,受“互联网式的民主”冲击、批评的“旧制度维护者”是不赞成、不欢迎甚至反对“互联网式的民主”的。切不要误解我的“旧制度维护者”中“旧制度”这三个字的涵义,它决不是冲着整体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去的,而是指那些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落后的、守旧的、阻碍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这类“旧制度”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试图维护这类“旧制度”的“维护者”也实在是太多了:譬如,得益于“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肯定是要维护的,利用“旧制度”来谋取利益的“者”肯定是要维护的,对“旧制度”麻朩不仁的“者”肯定是要维护的,那些在“旧制度”庇护的官僚主义者和形式主义者也肯定是维护的……对此,“互联网式的民主”就讲不得情面了,因而出现了许多“传统媒体”无法出现的无情揭露、辛辣批判和疾恶如仇的鞭鞑,更耐能可贵的是它在短时间內造成一定的“声势”、压力。“孙志钢案”是最为典型的说明。 第三种情况,被“互联网式的民主”打破了“话语垄断权”、“话语解释权”的人是不怎么太赞成、不怎么太欢迎甚至会反对“互联网式的民主”的。“话语垄断权”、“话语解释权”这两个概念算不算是我的“发明创造”,我也不知道,不过,这恐怕也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了,根植于“斯大林模式”,发展于“计划经济”,主要特点是“一个人”说了算,领导说了算,都是绝对真理,容不得半点怀疑、置疑,社会中的少数人绝对“垄断”了占有“话语”的发布“发布权”和“解释权”。过去的中国社会为什么会经常犯错误?原因自然很多很多,其中之一:就跟这个“社会少数人”占有“话语垄断权”、“话语解释权”有关。然而,“互联网式的民主”试图去打破被认为是整个社会必须绝对遵循的“法则”,试图去打破“社会少数人”绝对拥有的“话语垄断权”、“话语解释权”,而且广大人民还表示非常高兴的赞同,想一想,这些“者们”怎么能欢迎“互联网式的民主”呢? 其实,谁都知道,对第一种情况的不赞成的、不欢迎的甚至反对的,我倒是不太介意的。为什么?因为它(它们)已经是“死老虎”,总体来说,在互联网上怎么批、怎么“骂”(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也不是意味可以无法无天)都可以,谁还能对批判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说三道四”呢?关键是第二种情况(“具体旧制度”的“维护者”)和第三种情况(掌握了“话语垄断权”、“话语解释权”)的“者们”,在互联网对他们“发表意见”的难度就相当大,就必须考虑矛盾的性质问题、说话的程度问题、批判的分寸问题、问题提出的火候问题、问题解决的时机问题等等,“麻烦”实在是多得很哪!为什么?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拥有权力的权势层…… 所以,对如今“互联网式的民主”能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对我这个比较现实的“现实主义者”来说,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相当不错的了,因为进行这样的“社会实验”的确需“战略家”的相当大的勇气和胆略的!也许有人会说,我这是对社会“拍马屁”式的恭维,其实,不是的,这是我对国情理解的使然,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倒是希望“互联网式的民主”的发展“悠”着一点来,不冝过于激进,拔苗助长是无论如何不行的!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