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出访成果丰硕(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7日12:48 环球时报 | ||
(新华社图片) 本报特约记者 周宁 第一次具体阐述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重要方针 中国第一次与一个地区组织———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南亚大国 中日韩三国领导人正式签署并发表第一份三方合作文件 10月6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著名的巴厘岛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一年一度的东亚国家领导人系列会议在这里举行。温家宝总理作为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出席,更引起各方的关注。 44个小时出席20场活动,提出29项倡议或主张,取得四大成果 温总理此次出访时间短,日程紧,成果丰硕。温总理从抵达到离开巴厘岛只有44个小时,一共出席了20场活动,签署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29项倡议或主张。其中四项成果最引人注目:一是温总理全面介绍了我国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考虑。这是我国领导人对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重要方针的第一次具体阐述,是对近年来我国周边外交实践新的概括和总结,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睦邻外交政策的内涵。上述政策主张得到了本地区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响应,增强了周边国家对我国的理解与信任。 二是温总理与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这是我国第一次与一个地区组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也是东盟的第一个战略伙伴,标志着双方关系迈上了新台阶,明确了新方向,对中国与东盟友好关系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是温总理和东盟领导人出席了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字仪式。我国是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第一个非东南亚大国,也是第一次加入本地区区域性的政治条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宗旨是尊重各国主权和独立,互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目标是致力于地区稳定与繁荣。这些都与我国多年来奉行的对外政策相一致,也符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联合国宪章》的精神。我国应东盟的强烈愿望决定加入这一条约,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信任,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政治法律基础,也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我国营造更好的周边环境。 四是温总理与日韩领导人签署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这是三国领导人发表的第一份三方合作文件,确定了三国合作的框架、原则和前进方向,将有力地促进三国合作不断深入和拓展,有助于促进双边关系的改善,也有利于推动“10+3”东亚合作的健康发展。 上述一连串的“第一”,是近年来我国对区域合作加大投入的结晶,更是我国新一届领导人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创造性推进“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取得的重要成果。这一连串的“第一”,对我国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与东盟、日本和韩国的关系,对推进东亚合作,都具有历史性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潮流,东盟是区域合作的成功例子 “10+3”、“10+1”指的是东盟十国加上中日韩三国以及东盟十国加上中国等合作机制的简称,作为外交新名词已在本地区广为流传,日益为各国民众所熟悉。这些看起来是简单的数字,但它们代表的却是亚洲地区的发展方向,是亚洲振兴的重要标志。 区域合作是相邻国家间为实现共同发展而选择的道路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区域合作已成为一种潮流。东盟是区域合作比较成功的例子之一。 东盟全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上世纪60年代成立,最初只有五个成员。80年代初起,其他东南亚国家陆续加入,到90年代末形成了十国大东盟的框架。七八十年代是东盟发展的黄金时期,亚洲经济的“小龙”、“小虎”大多是东盟国家。随着经济实力的上升,东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90年代初,东盟率先发起东亚区域合作进程,逐步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其中,“10+3”、“10+1”已发展成为东亚合作的主要渠道。 东盟各国都是中国的邻国,构成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十国又都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历史遭遇、现实国情以及发展目标等都与中国相似。解决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的一些历史悬案,消除东盟各国对中国的疑虑,发展与东盟的互利合作,寻求与东盟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符合中国的利益,顺应时代的潮流,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团结,有利于亚洲的整体振兴。鉴此,我国近年来积极参与“10+3”和“10+1”合作,并在“10+3”框架内逐步开展了中日韩三边合作?D壳埃庑┗埔丫晌夜谥鼙叩厍骨蚝献鞯闹匾教ā>嗄昱Γ鲜龊献餍纬闪硕嗖愦巍⒖砹煊颉⑷轿坏牧己镁置妗? ———多层次。在“10+3”、“10+1”和中日韩合作机制下,每年均召开首脑会议、部长会议、高官会议和工作层会议。在政府合作之外,民间合作、学术研究等二轨道合作机制也已经逐步建立。 ———宽领域。“10+3”确定了八个重点合作领域,部长会议机制已有八个,包括外长、经济、财政、农业、劳动、旅游、环境和卫生部长会议。明年1月还将召开打击跨国犯罪的部长(公安部长)会议。“10+1”确定了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通信、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已有四个部长会议,还有两个新的部长级会议即将召开。中日韩合作也确定了五大领域,包括经贸、信息产业、环保、人力资源开发和文化合作,已建立了六个部长会议机制。 ———全方位。“10+3”等合作机制都从经济合作入手,以经济合作为重点。目前正向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拓展,形成了全方位合作的态势。 我国为东盟合作机制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新一届政府更加重视周边关系 我国为上述机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江泽民主席与东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宣言》,确定了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为中国与东盟关系指出了方向。1998年,国家副主席胡锦涛率先倡议召开“10+3”财政和金融副手会议,以此为起点,财政和金融合作已经成为“10+3”合作取得最明显进展的领域之一。2002年,朱镕基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率先确定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双方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双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我国还率先提议研究中日韩自贸区的可能性。 如何在已有基础上继往开来、深化合作,是本次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东盟各国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我国的关系,东亚合作的发展方向也成为热门话题。温总理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我国的政策主张,指出在新形势下,中国—东盟“10+1”合作应更加全面、深入、务实,为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应更加注意开阔地区和全球视野,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10+3”合作应着眼长远,进一步完善和充实,逐步推动东亚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在中国—东盟合作方面,温总理从加强政治对话、深化经贸合作、巩固安全合作、开展科技交流、拓展全面合作几个方面,提出了十五项具体合作建议。在东亚合作方面,温总理提议,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推进东亚财政金融合作、加强政治安全对话、拓展社会特别是文化科技合作,并提出了十项合作建议。在中日韩三边合作方面,温总理提出了成立三方委员会、研究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深化三国部门间合作以及召开中国“振兴东北”与东北亚合作研讨会四项合作倡议。所有这些都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即中国新一届政府更加重视周边关系,致力于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向更具活力和更富有成果的新水平。 马哈蒂尔:东盟不认为中国是威胁,而是把中国看作发展的机遇 日、韩领导人对中国的建议积极支持,东盟各国领导人更是热烈响应。在“10+3”会议上,一些国家领导人明确表示,支持“10+3”向东亚合作方向发展,建议中国举办首届东亚峰会。今年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是近年来气氛最友好、讨论最融洽、共识最集中的一次会议,充分显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各国一致赞扬中国积极致力于与东盟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真诚态度,一致欢迎中国的发展与强大。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会上说,一些域外国家试图让东盟视中国为威胁,要东盟与他们一同遏制中国,但东盟对此并不认同,我们不认为中国是威胁,而是把中国看作发展的机遇。中国是东南亚的近邻,但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侵略和欺负过我们,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却多次成为几千英里以外国家的殖民地。马哈蒂尔是东盟国家中的元老之一,是东亚合作的发起者。他这一番话,可以说是发自肺腑,代表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主流看法,反映了东盟对中国的期待和信任。 “10+3”等系列会议已落下帷幕,巴厘岛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中国与东盟关系和东亚合作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区域合作将更加生机勃勃地展开。正如东道主印尼总统梅加瓦蒂所说,此次会议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的分水岭。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将与东盟在新的起点上,携手共创互利合作的新局面,将与东盟、日、韩一道,不断推进“10+3”和东亚合作,共同谱写东亚繁荣与发展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