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焦裕禄形象永存人间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8日09:24 海峡网-厦门日报 |
各界人士昨泪别穆青据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焦裕禄、吴吉昌、赵占魁……一位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点燃了几代人心灵的火把。17日上午,各界人士挥泪送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新闻宣传战线优秀的领导干部、原中顾委委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同志。 享年82岁的穆青,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11日在北京逝世。 在6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穆青以充满激情的笔触,生动展现了一位位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他的作品《雁翎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显示出作者敏锐的时代眼光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的名篇。 穆青生于1921年,河南省杞县人,回族。历任新华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室总编辑,社长、党组书记,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链接 他始终坚信有出头之日 穆青说:“‘文革’开始不久,我就逐渐对它产生怀疑,这不全由于我本人受到冲击,你想都搞到贺龙元帅头上了,他在部队威望多高啊!他走到哪里哪里就士气大振,在前线指挥战斗,还中过日本人的毒气,这都是我亲眼所见,怎么成了土匪、军阀了呢?!再后来批焦裕禄是大毒草,我更接受不了,焦裕禄感动了全国人民,那是事实啊!”于是,穆青在日记中写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悲剧,是一代人的悲剧。”不料,日记本被造反派抄走,成为又一次批斗大会上“现行反革命”的罪证。 战争年代毫发未损的穆青,却在这场“史无前例”中“留下残疾”:在基建队劳动时食指被方砖砸成骨折,去了合同医院,人家一听说他是“走资派”,包扎一下就让回来了。如今,穆青右手食指是有两个“鼓肚”的畸形指。 穆青说当年就坚信有出头之日,一是源自他冷静的政治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亲历的1943年、1957年的政治经验:“太过分的事儿,迟早都得倒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