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致信专家学者 建议加强古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2日10:49 贵州日报 |
金黔在线讯“小时候,家乡有一座‘十四寻亲’牌坊,讲的是一个叫刘琪的14岁少年到云南寻父的故事”。数十年过去了,一位叫吴长生的毕节卫校退休教师,仍念念不忘这座已经荡然无存的古牌坊讲述的故事。近日这位长期关心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普通教师致信龙志毅、刘学洙、余未人、侯绍庄、熊宗仁等8名专家学者,建议加强我省古建筑文化保护。 近20年来,吴长生利用业余时间,几乎跑遍了毕节市的大街小巷,做了五六百张古建筑碑文拓片,还辑下几十本剪报,发表有《毕节完纳钱粮碑浅析》、《古碑文化亟待抢救》等10余篇论文。 10月17日,记者来到吴长生满是碑文拓片、且十分简陋的家,聆听他对建筑文化保护的看法。他说,自己之所以写这封信,是因为对近来我省许多地方在“旧城改造”中若干明清古城被毁悲剧的不忍睹视。吴老说,明代永乐年间贵州即建立了行省,清代设有12府、3直隶厅、1直隶州、34县,其中有不少县在明代为卫的编制;这么多古城现在还保存完好的已寥寥无几。他说:“没有文化积累,经济就很难搞上去”。 吴长生认为,建筑文化被破坏的巨大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割断历史,毁灭数千年的实物见证;破坏文化多样性,古代建筑遗产是综合艺术品,建筑遗产消失,若干文化门类也随之消失;影响公民道德意识建设,文物古迹对人们思想道德意识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旦消失,势必对这方面的教育构成不利影响;影响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既要依靠典籍,又要依靠文物古迹,没有了实物,对历史研究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等等。 鉴于此,吴长生在信中建议,一是要深刻认识“保护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发展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础。”二是摒弃“旧城改造”的错误口号和做法,采纳专家“旧城保护与改造”的提法,吸收外地“保护旧城区,建设新城区”的城建经验。三是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对贵州古城区进行一次综合完整的考察,以文字、图片、录像作记载,制成贵州明清古城现状档案,供决策参考。四是制订《贵州省明清古城保护条例》。 作者:吴一文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