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的“农”字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30日15:47 中国新闻网 |
中新网10月30日电 中新社记者专栏:天大的“农”字 中新社记者王进昌 中国最辽阔的地域是农村,中国最众多的人口是农民。十三亿人民要吃饭这个基本问题决定了“农”字在中国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用四大段篇幅表述中国农业政策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表的当天,国务院就召开了有关农业问题的常务会议,这样的安排凸显了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农”字的高度重视。 中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完全依托国际市场,而是要立足国内,这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共识。所以,对中国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可以说是关乎国本的事情。 然而,相对城市而言,中国的农村却往往处于发展的末端。人们可能都听过这样一段著名的相声:城里吃细粮时,农村吃粗粮;等农村吃得起细粮时,城里又吃粗粮了。城里穿的确良时,农村穿棉布;等农村穿得起的确良时,城里又穿棉布了。这说明虽然改革开放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发展却总赶不上城市的脚步。 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往往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可在承受现代化代价的时候,农村却一点不比城市少。部分农民不但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实惠,而且还有可能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甚至失去了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土地。 中国国土虽然辽阔,可是可耕地比例却相对较低,其中优良的可耕地比例更低。这些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土地是中国非常宝贵的资源,理应像珍惜眼睛一样去珍惜。早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朱镕基总理就签署了国务院令,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不减少。 可实际上,据国土资源部治理整顿督查办公室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在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中共查出各类土地违法行为十点一万起,其中今年发生五点三万起。各地因征地矛盾而激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国家信访局去年受理土地征用的初信初访四千一百一十六件,大部分聚焦在失地失业问题上。 农民失去了土地,会造成许多很难根治的社会问题,从而影响中国社会的稳定,此问题不可小看。所以,根据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同时强调不能把农业结构调整简单化为压缩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主产区要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主销区也要保护基本农田和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 土地家庭承包是中国农村基本土地制度的核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制度基础。因此,要稳住农村的根基,必须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这种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不惜篇幅对这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显示了中国高层写好“农”字的决心。 许多城里人总有这样一个印象:农民给城市带来了肮脏和混乱,甚至造成犯罪率的上升。然而,如果这些是事实的话,其结果恰恰是城市的发展对农民土地的剥夺造成的。吃苦耐劳的农民们在城市剥夺了他们土地的同时,还在以其最原始的劳动,承担了城市几乎一切低层次的服务,如修鞋、卖菜、搬运、挖沟等。因此,城市应以博大的胸怀善待农民,国家对农民利益的维护确应加强,财政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是完全应当的。 毫无疑问,十六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等原则都将对农村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明文规定取消农业特产税、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等,将释放农村巨大的活力,为中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粮食安全对中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而重视农业、关注农村、体恤农民又是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中国高层之所以如此重视“农”字,正是从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入手,从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所有关于农村问题的措施是很切合实际的,体现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思想。但愿中国各地的大小官员都能理解高层这片苦心,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同书写这个比天还大的“农”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