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大盯紧政府用好每一分钱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31日02:54 人民网-华南新闻 |
本报记者 甘霖 长久以来,政府花钱一直遵循着这样的“惯例”:每年“两会”期间,政府都要拿出一个财政预算,随后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决通过。这里有两个弊端长期没有解决:一是预算编制得过于简单,经常只是几个或十几个简单的大项,很不具体,导致许多资金实际使用时没有预算,随用随批,难免有“暗箱操作”之嫌;二是预算不透明,是否科学、合理,无法审查监督,审计也没有依据。由于时间仓促,提供的预算或笼而统之,或虚虚实实,内行也看不出门道。因此有人戏称人大的预算监督是“扎扎实实搞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 为民理财 义不容辞 广东省人大主任卢钟鹤在近日召开的全省预算监督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审查和批准政府预算、监督预算的执行,是宪法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无论取用,都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审查监督的重点,不单以资金量的大小来考虑,更要以财政资金项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来考虑,真正搞清楚资金安排是否合适,使用是否恰当。 2001年,广东省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地方预算审批监督条例———《广东省预算审批和监督条例》,细化了国家法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去年成立了专门机构———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监督室,为人大代表审批监督预算做好前期准备及服务;同年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等7个部门进行部门预算试点,去年扩展到27个部门,今年在省级102个部门全面铺开,通过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增强预算透明度,让人大代表既知道大账,也知道小账,既知道超收收入的使用,也知道资金的调剂使用,使人大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审批和监督由预算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柔性”监督向“刚性”监督转变。近期广东省预算监督工作重点将关注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财政风险防范和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管理。 政府花钱讲效益 政府的钱,说白了就是纳税人的钱,政府怎样去花钱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资金运用好了就可以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资金运用不好,则极有可能点金成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阳胜指出,人民有权知道自己缴纳的税用到什么地方去了,效果如何。政府花钱必须让人民明白,使人民满意,对人民负责。一些地方或部门的领导将人大的预算监督视为碍手碍脚,将财政预算视为“唐僧肉”,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白花,只问投入,不问产出。只花钱,不办事;花大钱,办小事。他们热衷于拍脑袋上项目,搞所谓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有些最后弄成了“胡子工程”,使纳税人的血汗钱打了水漂。 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推出财政预算的绩效审计。据介绍,绩效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中占相当大比重,美国甚至达80%以上。深圳市强调财权与事权的统一,资金安排与部门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相联系。部门预算定额经费标准按单位性质与支出类别细分九大类,据此编制公平、公正、合理的预算。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长李鸿忠谈到,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了丰硕成果,去年深圳地方财政规模达304亿元,政府的钱袋子饱满了,可是要用钱的地方多得很,“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政府在预算资金编制上要分清主次,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事关深圳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不惜一掷千金;如果只用于讲排场,摆阔气,就要锱铢必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形象地称为“大事大方,小事小气。”人大的预算监督是帮助政府把关,有效地规避了对财政资金的乱用,铲除了腐败的温床,减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风险。深圳曾打算上一个投资达2亿元的微型汽车项目,在人大审查监督中被否决,事后证明乃明智之举。深圳一个投资项目虚报7500万元的盘子,最后预算监督发现只需1900多万元。此事被通报全市,引以为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