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半个世纪后杀了回马枪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31日11:56 新闻晚报 |
“老学”引出“民间社会”话题,作为乡土社会产物的平江私塾,是在什么条件环境下存活的?当地见仁见智,说法各异。 有的认为基于传统本身的强大张力,与分田到户后农村修家谱、立宗祠、耍龙舞狮为标志的复古倾向相吻合。 有的认为,平江农村至今聚族而居,村落完整,自然和社会环境稳定少变,农民对文化的适应很消极。还有的认为,有用就有市场。 但有一点看法是共同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乡村私塾知之甚少,也未干预。为此,记者走访了湖南平江。 偏僻的山村有一座“蒙馆”平江乡村的私塾,隐存在那些偏僻的山村。南江镇五角村朱执中老先生的“蒙馆”,就设在自家的土砖老屋里。去年收的15名弟子,有的初中毕业,有的只念小学,也有高中毕业生。用朱老先生的话说,收学生“没什么标准的”。一名在北京念书的大学生,也在朱老先生门下拜师。 教学内容却严格选择。从《三字经》、《幼学》、《增广》开始,重点学习古代儒学书经章典,还操文练字,研习诗词。乡村婚丧喜庆的应酬礼仪,也列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这里有的读半年、1年,有的学3、4年。今年80岁的朱老先生从19岁开始教老书,解放后中断,1982年复操旧业,教过的弟子已有四、五百人。 朱执中恐怕是目前仍在执教的老书先生中名气最大的。据介绍,虹桥镇东安村的李复兴、洞口村的魏启便、白马村的胡仕柱三位老人,教老书也很有名气。因年纪大了,近两年陆续关门歇馆。而已故去的李勋伯、黄砥中两位老人,则被公推为平江老书先生中的“大师级”人物,前者还是县政协委员。地方上谈到他们生前的言谈举止,修养学问,有口皆碑。私塾为何重返乡里 平江私塾复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临时抽调南江镇政府工作的乡村教师王德兴介绍,那时农村读老书蔚然成风,私塾馆遍地都是。 去年收了3个学生的李复兴老人告诉记者,来他这里念书的,一般都没有了升学机会,但他们还想多学点知识。如练好一笔字,或者学会婚丧喜庆应酬。不少家长亲自把学生送过来,请先生多教他们一点东西。 相对而言,私塾收费比较便宜。早年,李复兴向学生每天收取1两米、1毛钱。他解释说,如果有10个学生,1天就有1元钱,1斤米,正够他一天生活缴用。去年,他向学生每月收取50元。李说:“我教书也为生计想,但赚钱不是目的,而是看重别人对我有请求”。 尽管受打工经济“吹糠见米”的猛烈冲击,为何私塾在平江山乡仍顽强占有一席之地?大坪乡扩大村支书姜梅坚谈了三点看法:一是贫困山区比较封闭,农民对传统文化非常认可;二是学应酬在农村有需求,有市场,能派上用场,可作“稻粱谋”;三是私塾学制灵活,收费较廉,农家子弟读得起。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坪乡扩大村农民樊岳桥干过一件“大事”:将老书先生艾礼云接到自己家里,吃穿浆洗照应全包,每年再给300斤稻谷,让他给儿子樊格君整整教了7年老学。樊格君当时正读初一,数学比赛拿过全乡一、二名,老师都为他惋惜。记者问这位33岁的中年人,对父亲的安排后不后悔?樊不假思索:“后悔没道理”。樊如今在家务农,偶尔也承揽本地一些建筑活,爱人在村小学代课。遇红白喜事有人延请,樊出面司仪应酬,甚至跨越省界,应邀到河对岸江西本家那边走场子。在当地人眼里“是个跑得满台的人物”。“老书重读”撞击现代教育 高中毕业并读过5年老书的南江镇崇义村支书童振武说:现在农村学校教育是为考大学设计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读上去考出去,才有出息前途。如果你读不出去,回到农村就非常惨。“文不像相公,武不像关公”,过去学的和生活脱节,根本派不上用场,甚至连起码的待人接物也不会。一切都要从头来过。读老书就不一样,如果你有一笔好字,会做祭文,会写诗联对子,会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应酬,很快就能融入当地生活,走出去别人看法也不一样。 童振武对记者说:“读新书能够搞事,读老书晓得做人。这是我们这里的一致看法”。 湖南师大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张传燧认为,私塾教育确能弥补我们现代教育功利性太强的不足。但这种学习阅读不能走向极端,一定要和现代教育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我们这个社会的需要。私塾教出来的学生,能够迎娶婚嫁当司仪、写春联,的确可以找到一些事情做,但仅仅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学生的出路,未免太窄了。(新华社供本报专稿记者于磊焰黄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