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争鸣:关于英语与中国的再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5日00:54 人民网

  网友:wolf

  (注:上网浏览,见叫嚣抵制英语,抱怨英语受到过度重视的言论甚嚣尘上,作此文以驳之!吾非学外语出身,不吃外语饭,日常天天要用外语,与老外共事较多,但并非由自身的角度而鼓吹外语的重要和必要。)

  1、该不该学英语?

  总体来说,中国自古本没有科学,所谓哲学、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等等,凡此X学种种,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皆是接触了西方文化以来,套用西方的学术框架将中国的东西硬套出来的。而科学精神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大旗,我们必须补足自己身所缺乏的营养,就必须从西方文化汲取科学这一营养元素,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就必须学习西方的语言,首要的就是学习西方语言之王英语。

  一百多年前,日本与中国同时起步,而日本最终如凤凰涅槃般圆了强国梦、实现了现代化、走向了世界,实现国家和民族质的飞跃,就是因为当时的日本从天皇到王公贵族,从大臣到平民百姓,都比同时代中国的皇帝、王公、大臣、百姓更清醒、更开明、更勤勉,因此日本人学西方学得更主动、更自觉、更广泛、更全面、更彻底、更深入、更执着,而这一切,唯有通过外语来实现!从最早的葡萄牙语、拉丁语学习,到以荷兰语为媒介的“兰学”,直到后来的“脱亚入欧”的全面向西方学习,日本人的外语水平远远高于同时代的中国人。直到今天,日本人仍秉承这一传统,日本人学习的接触的外语,要远远多于中国人,日本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远高于中国对中国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仅词汇量来说,就要多好几倍。日本人的英语写作水平,不亚于高水平的英语母语的人。

  如果问日本为什么比中国进步快,日本人外语学得比中国人好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秘诀!

  中国与日本类同,但其实优势更强!日本借助外语(主要是英语)实现了飞跃发展,而中国只所以落后,实质上是对英语、外语的学习、普及、掌握、运用不够。毫无疑问,英语是中国富国强民的必要条件(希望各位去了解一点逻辑小常识,搞清楚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

  2、学外语真要花那么多时间吗?

  不少大学生抱怨学英语花了不少时间,要花一半甚至80%的时间。这真让人大惑不解,费得着那个劲吗?

  中国的英语教学当然是失败的。从中学到大学,教学方法一成不变:老师领着读单词、一句句讲解翻译课文、一道道讲解课后习题。这样的陈旧模式,学生在学习中当然提不起兴致来。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都陷入了穷途末路的困境中。但穷则思变,变则通啊!老师一成不变,学生可以变嘛。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变,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变嘛。

  本人大学时英语是这么学的。老师在讲台上讲他的,吾在下面学吾的。一篇课老师要一、两周才讲完。而本人一堂课能学完两三篇课文,并把课后的重点习题大致看完。这样,通常一个月就能将一册书学完,以后的英语课上吾可能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了,如读些小说(也可能是英语的),或者自己另外学点法语、日语什么的了。这样,吾学习英语的时间只是教学课时要求的1/4,平时看的时间也只占很小比例。与那些据说要花全部时间一半甚至80%来学英语的,吾之时间可以说就多出了几倍!嗬嗬~~~这是怎样的洒脱者和幸福者~~~

  道理很简单,嫌老师讲得不好,教学方法不好,完全可以自己自学嘛!当然,中国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行,还比不上美国的小学生!但都大学生了,这点能力应该具备或培养得出来,这点自信也应该有的,不然真是愧于面对美国学生娃了!学校不培养或培养不出来,你自己作为个人,也应该自己培养出来。毕竟,个人的发展还是要靠个人自己,而不是学校和老师。对自己负责的只能是自己,而不是学校和老师。记住: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在你抱怨学不好英语的同时,你的同班同学中,同一个老师教,不也有不少学得好的吗?在你花了一半甚至80%的时间还学不好的同时,不也有人只花很少时间也能学得好吗?个人的天赋会有差异,但不至于差一半甚至80%。

  读过有关的材料,可以管窥上个世纪上半叶中国人的英语学习。开始学英语时,很多情况下是由不懂汉语的西方人来教,教材直接使用某本英语著名作家的作品;大学教材多是直接使用国外的教材,如果等把这些教材都翻译成中文,恐怕猴年马月也完成不了。教授都成翻译了。是以当时的中国学生,如清华的学生与美国麻省理工的学生用的是同样的教材,众多的外教,将最前沿的思想、学术传播给中国学生,可以说在教育方面与当时的中国与发达国家是同步的,就象如今中国能够与世界同步用到微软的软件一样。所以上个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当中能出那么多世界级的大师人物也就不奇怪了。

  3、外语用不着吗?

  有人说,英语只有学理工的人才有用,对如学中文、中医、古汉语等用不着。

  至于文学家、作家,半个世纪前中国的大师,哪一个不是精通一门或几门外语?鲁迅懂日语、俄语、德语,翻译过多个语种的文学作品,能用日语写作;林语堂用英语写作,而他希望自己作品能够由郁达夫来译成中文,可见郁达夫的英语功力也决非寻常;郭沫若也译过《浮士德》;可见作家是用得着外语的。

  古汉语,钱钟书的《管锥篇》,只是翻过,看不懂,也没多少兴趣。但对书中钱老先生用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拉丁语等诸多外语的注释和译文,还是称羡不已,不得不承认他不愧为大师风范。

  古文字,季羡林就是搞这一行的,留德10年,是德国人培养出来的,除了多种古文字外,还精通多门外语。我想外语之于他只会有利,不会有弊,而且是有百利而无一弊!即便对于那些只研究中国的古文字的人,精通一门外语也不是没有好处,也不会用不着,更不会没用!读一读外文的古文字研究著作,对自己的研究只会起到触类旁通、顿开茅塞的作用吧!

  所以说,对于英语,不是用不着,而是有这么好的利器,去不去用的问题。用和不用当然不同,用得好和用不好当然更是天壤之别!

  4、外语、人才、诺贝尔奖

  遥想当年清华的庚款留学考试,考试科目包罗万象不说,外语可是要考两门的!除英语外还得另考一门外语!正是这样苛刻严格的考试资格,是以才能出现胡适、竺可桢、赵元任这样的世界级大师。

  杨振宁、李政道,如果不是精通英语,能拿到诺贝尔奖吗?绝对没有丝毫的可能!钱学森、钱三强等,不精通英语、法语,能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弟子吗?绝对没有丝毫的可能!

  不要抱怨什么诺贝尔评委会不来阅读你的中文作品,没眼光发现不了你!或者狐狸般地说那代表不了最高水平。就象中国神舟5号选拔首飞航天员一样,如杨利伟般合格的有十多位呢,但只能选一位而选了他。同样,如托尔斯泰同时代有资格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也有很多,一次次颁奖但每次仍然有很多选择,每次都没选托老头而选了别人,根本没什么可奇怪和抱怨的,更不会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平问题。况且,托老头的作品中还夹着大段大段的法文呢,懂了法语后再读更有味道呢~~~

  再如火爆中国的米兰.昆德拉,如果他不用法语为媒介,他的捷克语作品,在世界、在中国会有多少人有能了解呢?

  有人说用不着英语。是用不着还是自己不用呢?

  学计算机的就不用说了,离了英语不可想象,英语好的比英语不好的更有发展潜力和前途。学物理、化学、生物的,主动读一读英语论文不行吗?前两年中国上演了一场所谓“基因皇后”的闹剧,真让人瞠目结舌!那些相关领域的院士们、教授们、博士们,只要有人常读国际生物学界基因领域的研究论文,会出现这样的闹剧吗?正是因为不用英语,不去读英语论文,才闹出“基因皇后”这样的笑话和闹剧!这样的生物学界,能指望他们拿诺贝尔生物学奖吗???

  前不久深圳的高交会,记者采访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问他对中国物理学界的看法,他回答不了解、不知道!其实他已明确地给出了答案,对这个答案的解读也很简单。试想如果记者问的是对英国、法国物理学界的看法,他会毫不犹豫地指出牛津、剑桥、巴黎第X大学是一流的。而对中国物理学界的看法却是不了解、不知道!如果中国的物理学界做出过有影响的成就,他会不了解、不知道吗?这样的物理学界,能指望他们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吗???

  因此,人才的定义应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不懂外语,就不能算人才!不懂电脑和英语算不上人才这话决没有错。只能把专业搞得好的只是平庸之才,只能添砖加瓦,而难作出如出类拔萃之才的创新!道理很简单,如今中国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落后,先进的东西基本都在国外,即便在国内填补什么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比起西方来还是落后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样的“填补国内空白”、“国内先进水平”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投入往往远远超过直接拿来!而掌握了英语,能够直接了解国际信息,国人就不至于总是坐井观天,夜螂自大了!

  当然,如杨振宁、李政道、胡适、竺可桢、鲁迅、林语堂等泰山大师,他们或许有异于普通人的天赋,但是相较于他们对外语的精熟,我们普通人达到粗通的水平,达到能够不太费力地与外界交流的水平,应该不是太高的要求吧?也应该不是太难达到吧???普通人难道就那么愚不可及?

  5、中国人的英语恐惧症结何在?

  那些叫嚣不学英语的现象,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居然还有人说记忆英语单词超过了大脑记忆的极限!我们都知道,科学研究早已表明,即使是出色的科学家、学者,对大脑的利用率也不到5%,就象电脑带了容量一个100G的硬盘,还有95G没用呢!大脑的潜力很大。大脑就象一把钥匙,经常开锁的钥匙,总是闪闪发亮的!何来记了几千上万英语单词就会超过了大脑记忆的极限?!

  有人说,外国人见了我,就得说汉语。你以为这样那老外就不得不学汉语吗,以求得与你的交流吗?绝不会!这只体现了某些中国人滑稽的虚妄和偏执。爱因斯坦那样一千年才出一个的天才大师,也没有要求别人与他交流非得用他的母语德语即使他这样要求,那些想与他交流的人也绝对不会乖乖遵照的。而爱因斯坦大多情况下与人交流都说英语,杨振宁就谈到与爱因斯坦的会面,提及爱因斯坦说英语带着浓厚的德语口音。那些中国的无名土卒,何德何能何才?居然就能口出滥言,说外国人与他交流就非得用汉语?就象祸国殃民的慈禧(应该叫雌蜥才对)要司机跪着开车一样滑稽。

  一言以蔽之,某些中国人的英语恐惧病的症结,其实是由于中国人学习精神的匮乏、懒惰、功利、畏缩!中国人,缺的是主动渴求新知的精神,缺的是热爱学习的传统,缺的是勤奋学习的意志,缺的是善于学习的技巧,缺的是放眼世界的意识!

  6、借力英语,助中华腾飞!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的功能有两个,一是与外界交流,二是向外界学习。从来都只是落后者学习先进者,先进者对落后者从来不屑一顾。别人比你先进,你必须向别人学习,首先就要学习别人的语言。

  国家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素质是全体国民(更恰当地说是中坚国民)的合力。试想,如果中国一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能熟练地运用英语或其它外语,都能通过英语或其它外语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思想、科技、经验、方法,能够将先进的东西学到手并用之于中国,那么毫无疑义,中国的发展会气势如虹、势如破竹、势不可挡,中国会如展翅的大鹏,借力振翅高飞,傲视寰球,果真如此,则中国甚幸、中华民族甚幸,个人甚幸!反之,你不学,我不学,你学不好,我学不精,自己的东西很落后,先进的东西学不来,则力自何来?

  套用一句老话,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真理:英语不是万能的,但对中国人来说,不学习英语却是万万不能的!那些借口英语难学、用不着英语、学英语花太多时间而对英语学习抱着抵触的人,就象孙志刚事件后警察老爷们的抱怨、抵触、撂挑子一样无耻!

  吾可以毫不犹豫地下这样的论断:

  中国作家英语等外语水平不提高,永远不可能拿诺贝尔奖!

  中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的英语水平提不高,永远不可能拿诺贝尔奖!

  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提不高,中国永远不可能腾飞!

  不信,记住这个论断,30年后再见!

  相关文章:网友说话:借鉴先进文明不等于大搞外语迷信来源:人民网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精彩华纳铃声免费下载!还有精彩大奖哦!
  好消息-新东方新概念送教材! 学会哇啦哇啦说地道英语 考研&MBA冲刺早准备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你对她越温…柔…
她会爱你更狂野!
非常笑话
烦了累了看笑话
——包治百病哦
图片
铃声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黑客帝国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浪泰宁站隆重开通
开家饰品店年利几十万
中医根治乙肝获新突破
发传真?你落伍了!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陕西群英大“惠”萃!
肿瘤克星"1+1"疗法!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谁说糖尿病无法治愈!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小熊猫:女生不理我。妈妈:她们不是老夸你墨镜酷吗…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